這幾天AI 圈真的像開了掛一樣,7×24 小時不間斷的大型AI 生圖狂歡現場, 白天卷國內,半夜卷國外,能肉眼看到這波熱度在往上竄。 國內這麼快也捲出一個奈米P 圖Pro,我體驗下來感覺:順。 幾個亮點吧:高清圖直出,國內用戶友好,一個入口裡能做圖還能直接P 影片。 特別現在做到的清晰度,比🍌banana 大了一號(對比圖放到最後了),而且畫質也明顯更乾淨很多,那種銳度和完整度一下子就能看出來。 手機電腦都能上手,打開就能工作,省心感一下就到位。 我測的幾個case,整體很滿意: Case 1:李白《將進酒》狂放史詩國風插畫 Case 2:2.5D 等距視角動漫風《清明上河圖》 Case 3:富士相機工程級3D 爆炸分解圖 Case 4:哈爾濱冬季美女寫真封面設計指南 Case 5:哈爾濱即時天氣·冰晶玻璃質感資訊圖 Case 6:蛋炒飯製作步驟視覺化教學資訊圖 Case 7:科普漫畫海報 Case 8:城市級AI 感知網路系統· 未來城市3D 場景 Case 9:黑神話悟空版· 山西旅遊攻略 最直觀的感覺還是那句話: AI 是人的擴大機。 我再加一句: Agent 是LLM 的擴大機。 奈米在agent 這塊確實累積很深, 那種我剛點一下,它已經自己往前跑的順滑特別明顯。 尤其是日誌一跑起來的時候: 一邊思考、一邊調MCP、動作嘩嘩往下掉,真的能腦補到多智能體蜂群在後台一起工作的畫面。 一群小模型工人把內容往前推,能量特別足。 這版升級,確實做得很好。我把測驗的一些例子和提示字放下面了。 先放一個case 開開胃,沒想到能做到這麼清晰。
文化大場面也很穩,直接丟進去。 一個是李白,一個是清明上河圖,這種史詩級內容,竟然意外地穩。
工程級3D 爆炸圖x 上很多人演示,丟進奈米P 圖Pro 細節和層級,也是一張全開,直接拉滿。
馬上哈爾濱熱度要高開,乾脆先來了一套城市視覺雙殺,沒想到質感能拉這麼滿,手機上直接上傳圖直出發小紅書/朋友圈。
知識視覺化這塊,我一直覺得是最考驗工具鏈的。這次把教學/科普/結構/城市故事一鍋端給它, 奈米P 圖Pro 居然一張一張都跑得挺穩。
開頭我不是說了兩句話嘛,AI 是人的擴大器,Agent 是LLM 的擴大機。 剛好我做了個三體·水滴的測試,能很直觀地看到這個放大效果。 同樣的提示詞、同樣的構圖,我把水滴在各家平台都跑了一遍。 直接看結果吧,奈米AI 這次的質感真的比較穩, 金屬光澤、曲面反射、邊緣乾淨度,全都壓得住。 能感覺到: 它的細節處理,對於材質的理解,是被agent 體系撐住了的, 提示詞和對比圖,感受一下。
不複雜,應用市場搜“奈米AI”就行(電腦上瀏覽器打開n.cn 就能下載),進去點“智能體”→ “納米P圖Pro”,馬上能開畫。 所有的提示字在這裡:hmp.weixin.qq.com/s/z49EVjaOQVoq…可以看看產生的圖片大小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