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误以为苏基恩泰雷拥有专业知识,能够提出诸如日语起源之类的理论,但不幸的是,他只是一个“假装”知道的业余人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古汉语课程吧。乍一看,你可能会觉得它很厉害。(待续)
这段视频的亮点,那些红色的古汉语音标,都是从维基词典(维基百科的语言词典版本)里直接复制粘贴过来的。更糟糕的是,视频里的人根本不明白自己复制粘贴了什么。证据就在“者 *tˤaʔ”和“也 *lˤajʔ”这两个词里。(待续)
最新重建古汉语发音的研究成果包括 Baxter & Sagart 2014 (B&S) 和郑章 2003 (ZS)。“者”在 B&S 中为 *tAʔ,在 ZS 中为 *tjaːʔ。“也”在 B&S 中为 *lAjʔ,在 ZS 中为 *laːlʔ。对于其他字的古汉语发音,Baxter & Sagart 使用的是 B&S 发音,但(续)
我部分参考了ZS,因为我不明白B&S恢复的“者 *tAʔ”和“也 *lAjʔ”发音中出现的大写“A”的含义。通常,如果一个汉字在ZS中有“ː”符号,那么在B&S中也有“ˤ”符号。例如,“何”在B&S中是*[ɡ]ˤaj,在ZS中是*ɡaːl。所以,(续)
他看到ZS中的“者 *tjaːʔ”和“也 *laːlʔ”,就想着为了让它们听起来更像B&S,可以把“aː”改成“ˤa”,变成“者 *tˤaʔ”和“也 *lˤajʔ”。然而,这恰恰证明他完全不懂古汉语,因为B&S中的“tˤ”和“lˤ”在日语中是“ta”和“da”的音。(待续)
例如,“都”是 B&S *tˤa,在日语中读作“to”。“者”是“sha”,所以读作“t”而不是“tˤ”。这是学习古汉语最基本的原则,不可能写错。任何人都可能打错字。但这不是错字,(待续)
他唯一犯的错误是在维基词典(一个公共网站,相当于维基百科的语言词典版本)的信息中大写字母“A”的部分。对此唯一的解释是,他在复制粘贴时不知道大写字母“A”的含义,所以试图从其他信息中填补空白,但失败了。(续)
他的视频中还有其他一些问题,让人很难相信它出自一个懂古汉语的人之手。最明显的就是发音混乱。例如,“貓 *mˤraw”中的 *-r- 发音带有颤音,这非常可疑。但这还不是全部。(续)
在他的视频中,他将中国人称为“秦人”,这表明他想象的是秦统一中国后的汉语。然而,他在视频中使用的发音来自战国时期,并没有体现出*-oj > *-waj 等变化。(续)
另一件搞笑的事是:他把维基百科“盍 *m-[k]ˤap”里多余的部分改写成了“kˤap”,这再次证明他不懂古汉语。B&S 的 *m.kˤ- 变成了 *gˤ-,而不是 *kˤ-。但他根本不懂古汉语。(待续)
总结一下就是:1)Sukientire的古汉语课程就是从维基词典里复制粘贴恢复的汉字发音。2)他对一些复制粘贴的发音进行了重新排列,但是他这样做是缺乏相关知识的,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就不要被这个无稽之谈的视频所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