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时会模糊预览图,关闭后正常显示

Prompt Engineer, dedicated to learning and disseminating knowledge about AI,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ompt Engineer, dedicated to learning and disseminating knowledge about AI,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最后:我的几点看法 SOLO 模式整体用下来,对于不太习惯用 cli 模式的来说,应该会方便很多: - 可以方便的输入和编辑提示词、粘贴图片。 - 可以随时用鼠标停止、切换模式。 - DiffView 可以方便看代码更新,Browser 可以实时看到网页效果。 对于习惯了用 cli 模式的,这些优点倒没有那么明显,但能和浏览器联动对于做网页应用来说还是方便很多。 最后聊聊计费,TRAE 在 Token 用量上还挺慷慨的。近期 SOLO 改成了采用基于 Token 消耗的计费方式,折算为快速问答次数(Fast Request)从会员套餐中扣减。每轮对话结束后,IDE 内对话框底部和 TRAE 官网的 Usage 页面将清晰展示本次消耗详情。 推荐大家去试试,尤其是可以试试我上面提到的 SubAgent 的用法,或者参考我上面分享的提示词,自己写一个浏览器插件试试。 TRAE国际版官网:https://t.co/rF5s0uF53p https://t.co/wQXKquMgqg


Prompt Engineer, dedicated to learning and disseminating knowledge about AI,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过去一段时间,很多人在找 TRAE SOLO 模式的邀请码。现在 SOLO 正式版已经面向TRAE国际版所有用户全量上线了,SOLO Code和Waitlist都成为了历史。 早在内测期间,我就有深入体验过 TRAE 的 SOLO 模式,这两天又重新测试了一下新的 SOLO Coder,在模型能力上明显有了大幅提升,这两天还在限免,推荐没有用过的朋友去试用一下。 什么是 TRAE 的 SOLO 模式? 简单来说,你可以理解为 Claude Code / Codex CLI 的代码编辑器版本。 它不再是黑乎乎的命令行窗口,而是友好的 App 界面。你可以方便地输入和修改提示词、粘贴图片、配置 MCP 工具(各种外部能力),并且可以在 Agent 执行时实时看到代码变更、实时预览结果,随时可以终止并输入新的提示词。 按照官方的话说是: 「SOLO 正式版的核心定位是「The Resoponsive Coding Agent」(响应式编码特工),在高度自动化的同时能做到实时有感知(Responsive Review)、随时可掌握(Responsive Context)、多任务并行(Responsive Multi-Agent)。」 SOLO 正式版瞄准的是从 1 到 100 的复杂任务,比如一个单独的开源项目,或者根据已有项目做 1-100 的重构和迭代。 功能亮点 聊功能更新之前,我先分享两个在内测和新版使用中,我觉得最有价值的两个亮点。 真正打通“行动 ➔ 验证”的闭环 这是我最看重的一点。很多 AI Agent 只会“收集上下文 -> 采取行动”,但它并不知道自己干得好不好。 比如说,你只让 AI 写一段代码,这段代码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 但如果你给 AI 几条测试数据,告诉它写完代码用这几条数据验证一下,AI 就能根据错误信息去修复,直到通过所有验证。 对于 Agent 来说,打通 收集上下文 -> 采取行动 -> 验证结果 的循环非常重要。 SOLO 模式就在尝试打通这个循环。比如我在使用 Codex 时,一个在浏览器测试遇到的错误,需要反复复制粘贴回 Agent。而 SOLO 模式内置一个浏览器,可以实时“看到”网页运行情况,这样它就能根据网页错误信息,自行修正代码,直到解决问题,不需要太多人工干预。


Prompt Engineer, dedicated to learning and disseminating knowledge about AI,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