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Thread Easy
  • Explore
  • Thread Compose
LogoThread Easy

Your All-in-One Twitter Thread Companion

© 2025 Thread Easy All Rights Reserved.

Explore

Newest first — browse tweet threads

Keep on to blur preview images; turn off to show them clearly

RT @shao__meng: Claude 最新博客:提示词工程最佳实践

🧠 核心技术

1. 明确清晰
现代 AI 模型对清晰明确的指令响应特别好。不要假设模型会推断你的意图——直接说出来。
举例:创建分析仪表板
· 模糊:"创建一个分析仪表板"
·… https://t…

RT @shao__meng: Claude 最新博客:提示词工程最佳实践 🧠 核心技术 1. 明确清晰 现代 AI 模型对清晰明确的指令响应特别好。不要假设模型会推断你的意图——直接说出来。 举例:创建分析仪表板 · 模糊:"创建一个分析仪表板" ·… https://t…

邵猛,中年失业程序员 😂 专注 - Context Engineering, AI Agents. 分享 - AI papers, apps and OSS. ex Microsoft MVP 合作 - 私信/邮箱:shaomeng@outlook.com 📢 公众号/小红书: AI 启蒙小伙伴

avatar for meng shao
meng shao
Fri Nov 14 09:52:08
Claude 最新博客:提示词工程最佳实践

🧠 核心技术

1. 明确清晰
现代 AI 模型对清晰明确的指令响应特别好。不要假设模型会推断你的意图——直接说出来。
举例:创建分析仪表板
· 模糊:"创建一个分析仪表板"
· 明确:"创建一个分析仪表板。包含尽可能多的相关功能和交互。超越基础,创建一个功能完整的实现。"

2. 提供上下文和动机
解释为什么某事重要,帮助 AI 更好理解你的目标。
举例:格式偏好
· 效果差:"永远不要使用项目符号"
· 效果好:"我更喜欢自然的段落形式,因为我觉得流畅的散文更易读、更有对话感。项目符号对我的休闲学习风格来说太正式了。"

3. 具体化
越具体越好。包括明确的约束条件、相关上下文、期望的输出结构以及任何要求或限制。

4. 使用示例
通过展示而非描述来说明,特别适合解释概念或演示特定格式。这被称为单样本或少样本提示。
重要提醒:Claude 4.x 等现代模型非常关注示例中的细节,确保你的示例符合你想要鼓励的行为。

5. 允许表达不确定性
明确允许 AI 表达不确定性而非猜测,这能减少幻觉并提高可靠性。
举例:"分析这些财务数据并识别趋势。如果数据不足以得出结论,请直说,不要猜测。"

🔝 高级技术

1. 预填充 AI 的响应
通过为 AI 开始响应,引导格式、语气或结构。这对于强制输出格式或跳过开场白特别有效。

2. 思维链提示(Chain of Thought)
要求逐步推理后再回答,有助于复杂的分析任务。
现代方法:Claude 提供了"扩展思考"功能,可自动进行结构化推理。但了解手动思维链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有价值。

三种常见实现:
· 基础思维链:简单添加"逐步思考"
· 引导式思维链:提供特定的推理阶段
· 结构化思维链:使用标签分离推理和最终答案

3. 控制输出格式
· 告诉 AI 要做什么,而非不要做什么
· 让你的提示词风格匹配期望的输出
· 明确说明格式偏好

4. 提示词链(Prompt Chaining)
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多个连续步骤,每个提示词处理一个阶段,输出传递给下一条指令。

这种方法牺牲延迟换取更高的准确性。适用于复杂请求、需要迭代改进、多阶段分析等场景。

可能遇到的旧技术
XML 标签结构:曾经推荐用于添加结构和清晰度,但现代模型在没有 XML 标签的情况下也能很好理解结构。在极其复杂的提示词或需要绝对确定内容边界时仍可能有用。

角色提示定义专家角色和视角。虽然有效,但现代模型已足够成熟,沉重的角色提示通常不必要。

组合使用
真正的力量在于策略性地组合这些技术。提示词工程的艺术不是使用所有可用技术,而是为特定需求选择正确的组合。

技术选择指南
· 需要特定输出格式 → 使用示例、预填充或明确格式指令
· 需要逐步推理 → 使用扩展思考(Claude 4.x)或思维链
· 复杂多阶段任务 → 使用提示词链接
· 需要透明推理 → 使用结构化输出的思维链
· 防止幻觉 → 允许说"我不知道"

常见问题排查
· 响应太泛泛 → 增加具体性、示例或明确要求全面输出
· 响应偏题 → 更明确说明实际目标,提供上下文
· 格式不一致 → 添加示例或使用预填充
· 任务太复杂 → 分解为多个提示词
· AI 编造信息 → 明确允许说"不确定"

需要避免的错误
· 过度工程化:更长更复杂的提示词并不总是更好
· 忽略基础:如果核心提示词不清楚,高级技术也无济于事
· 假设 AI 会读心:对想要的内容要具体
· 同时使用所有技术:选择针对特定挑战的技术
· 忘记迭代:第一个提示词很少完美,需要测试和改进

核心建议
提示词工程最终是关于沟通:用帮助 AI 最清楚理解你意图的语言说话。从核心技术开始,持续使用直到成为第二本能。只有在解决特定问题时才添加高级技术。

记住:最好的提示词不是最长或最复杂的,而是用最少必要的结构可靠地实现目标的那个。

提示词工程是上下文工程的基本构建块。每个精心设计的提示词都成为塑造 AI 行为的更大上下文的一部分,与对话历史、附加文件和系统指令一起创造更好的结果。

博客地址:

Claude 最新博客:提示词工程最佳实践 🧠 核心技术 1. 明确清晰 现代 AI 模型对清晰明确的指令响应特别好。不要假设模型会推断你的意图——直接说出来。 举例:创建分析仪表板 · 模糊:"创建一个分析仪表板" · 明确:"创建一个分析仪表板。包含尽可能多的相关功能和交互。超越基础,创建一个功能完整的实现。" 2. 提供上下文和动机 解释为什么某事重要,帮助 AI 更好理解你的目标。 举例:格式偏好 · 效果差:"永远不要使用项目符号" · 效果好:"我更喜欢自然的段落形式,因为我觉得流畅的散文更易读、更有对话感。项目符号对我的休闲学习风格来说太正式了。" 3. 具体化 越具体越好。包括明确的约束条件、相关上下文、期望的输出结构以及任何要求或限制。 4. 使用示例 通过展示而非描述来说明,特别适合解释概念或演示特定格式。这被称为单样本或少样本提示。 重要提醒:Claude 4.x 等现代模型非常关注示例中的细节,确保你的示例符合你想要鼓励的行为。 5. 允许表达不确定性 明确允许 AI 表达不确定性而非猜测,这能减少幻觉并提高可靠性。 举例:"分析这些财务数据并识别趋势。如果数据不足以得出结论,请直说,不要猜测。" 🔝 高级技术 1. 预填充 AI 的响应 通过为 AI 开始响应,引导格式、语气或结构。这对于强制输出格式或跳过开场白特别有效。 2. 思维链提示(Chain of Thought) 要求逐步推理后再回答,有助于复杂的分析任务。 现代方法:Claude 提供了"扩展思考"功能,可自动进行结构化推理。但了解手动思维链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有价值。 三种常见实现: · 基础思维链:简单添加"逐步思考" · 引导式思维链:提供特定的推理阶段 · 结构化思维链:使用标签分离推理和最终答案 3. 控制输出格式 · 告诉 AI 要做什么,而非不要做什么 · 让你的提示词风格匹配期望的输出 · 明确说明格式偏好 4. 提示词链(Prompt Chaining) 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多个连续步骤,每个提示词处理一个阶段,输出传递给下一条指令。 这种方法牺牲延迟换取更高的准确性。适用于复杂请求、需要迭代改进、多阶段分析等场景。 可能遇到的旧技术 XML 标签结构:曾经推荐用于添加结构和清晰度,但现代模型在没有 XML 标签的情况下也能很好理解结构。在极其复杂的提示词或需要绝对确定内容边界时仍可能有用。 角色提示定义专家角色和视角。虽然有效,但现代模型已足够成熟,沉重的角色提示通常不必要。 组合使用 真正的力量在于策略性地组合这些技术。提示词工程的艺术不是使用所有可用技术,而是为特定需求选择正确的组合。 技术选择指南 · 需要特定输出格式 → 使用示例、预填充或明确格式指令 · 需要逐步推理 → 使用扩展思考(Claude 4.x)或思维链 · 复杂多阶段任务 → 使用提示词链接 · 需要透明推理 → 使用结构化输出的思维链 · 防止幻觉 → 允许说"我不知道" 常见问题排查 · 响应太泛泛 → 增加具体性、示例或明确要求全面输出 · 响应偏题 → 更明确说明实际目标,提供上下文 · 格式不一致 → 添加示例或使用预填充 · 任务太复杂 → 分解为多个提示词 · AI 编造信息 → 明确允许说"不确定" 需要避免的错误 · 过度工程化:更长更复杂的提示词并不总是更好 · 忽略基础:如果核心提示词不清楚,高级技术也无济于事 · 假设 AI 会读心:对想要的内容要具体 · 同时使用所有技术:选择针对特定挑战的技术 · 忘记迭代:第一个提示词很少完美,需要测试和改进 核心建议 提示词工程最终是关于沟通:用帮助 AI 最清楚理解你意图的语言说话。从核心技术开始,持续使用直到成为第二本能。只有在解决特定问题时才添加高级技术。 记住:最好的提示词不是最长或最复杂的,而是用最少必要的结构可靠地实现目标的那个。 提示词工程是上下文工程的基本构建块。每个精心设计的提示词都成为塑造 AI 行为的更大上下文的一部分,与对话历史、附加文件和系统指令一起创造更好的结果。 博客地址:

邵猛,中年失业程序员 😂 专注 - Context Engineering, AI Agents. 分享 - AI papers, apps and OSS. ex Microsoft MVP 合作 - 私信/邮箱:shaomeng@outlook.com 📢 公众号/小红书: AI 启蒙小伙伴

avatar for meng shao
meng shao
Fri Nov 14 08:24:31
今天第一次坐无人驾驶车,送儿子去上学,是一辆小马智行。

虽然之前看过很多无人驾驶信息,也看过很多视频分享,不过第一次坐进去,其实心里还有点虚,感觉深圳复杂的路况(满街飞的电动车和不看红绿灯的行人😂)

不过看它开了几个路口,心里就踏实了,确实很稳,虽然有时因为避让会有些拖沓磨蹭,不过安全是第一位的。

反倒是我儿子,全程非常兴奋,每一个和自动驾驶系统交互的点,都很开心,甚至很想跟它聊天(虽然其实没这个功能)。确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接受度,我儿子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明显比我高。

我现在也是非常期待自动驾驶能够真正普及,因为真的不想考驾照 😂

今天第一次坐无人驾驶车,送儿子去上学,是一辆小马智行。 虽然之前看过很多无人驾驶信息,也看过很多视频分享,不过第一次坐进去,其实心里还有点虚,感觉深圳复杂的路况(满街飞的电动车和不看红绿灯的行人😂) 不过看它开了几个路口,心里就踏实了,确实很稳,虽然有时因为避让会有些拖沓磨蹭,不过安全是第一位的。 反倒是我儿子,全程非常兴奋,每一个和自动驾驶系统交互的点,都很开心,甚至很想跟它聊天(虽然其实没这个功能)。确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接受度,我儿子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明显比我高。 我现在也是非常期待自动驾驶能够真正普及,因为真的不想考驾照 😂

邵猛,中年失业程序员 😂 专注 - Context Engineering, AI Agents. 分享 - AI papers, apps and OSS. ex Microsoft MVP 合作 - 私信/邮箱:shaomeng@outlook.com 📢 公众号/小红书: AI 启蒙小伙伴

avatar for meng shao
meng shao
Fri Nov 14 06:09:12
5-Day AI Agents Intensive Course with Google (5/5) 

第 5 天白皮书来了「Prototype to Production」
https://t.co/zMqYgIvnwt

从原型到生产:使用智能体扩展机器学习
核心观点:80%+ 的机器学习项目死在从原型到生产这一步。根本原因是数据漂移、系统集成和规模化三大难题,传统 MLOps 工具已跟不上。

谷歌白皮书提出的解法:用 AI 智能体取代僵化流水线,让系统具备感知-规划-行动的自治能力。

1. 智能体核心能力
   · 集成 LLM + 工具调用 + 记忆  
   · 支持 ReAct 循环,可自主处理数据清洗、特征工程、模型重训、监控告警等端到端任务

2. 两种智能体模式 
   · 单智能体:适合单点自动化(如自动漂移检测与重训)  
   · 多智能体协作:通过 A2A 协议分工,真正实现生产级复杂流程

3. 从原型到生产的四步路径  
   原型 → 加记忆&工具 → 模拟测试 → Vertex AI/Kubernetes 容器化部署 + 自愈监控

4. 实际收益
   · 部署周期缩短 40%  
   · 人工干预减少 50%+  
    整体运维成本下降 30%

5. 推荐实践工具链  
   Kaggle Notebook + Gemma + LangChain/LlamaIndex + Vertex AI Agent Builder

5-Day AI Agents Intensive Course with Google (5/5) 第 5 天白皮书来了「Prototype to Production」 https://t.co/zMqYgIvnwt 从原型到生产:使用智能体扩展机器学习 核心观点:80%+ 的机器学习项目死在从原型到生产这一步。根本原因是数据漂移、系统集成和规模化三大难题,传统 MLOps 工具已跟不上。 谷歌白皮书提出的解法:用 AI 智能体取代僵化流水线,让系统具备感知-规划-行动的自治能力。 1. 智能体核心能力 · 集成 LLM + 工具调用 + 记忆 · 支持 ReAct 循环,可自主处理数据清洗、特征工程、模型重训、监控告警等端到端任务 2. 两种智能体模式 · 单智能体:适合单点自动化(如自动漂移检测与重训) · 多智能体协作:通过 A2A 协议分工,真正实现生产级复杂流程 3. 从原型到生产的四步路径 原型 → 加记忆&工具 → 模拟测试 → Vertex AI/Kubernetes 容器化部署 + 自愈监控 4. 实际收益 · 部署周期缩短 40% · 人工干预减少 50%+ 整体运维成本下降 30% 5. 推荐实践工具链 Kaggle Notebook + Gemma + LangChain/LlamaIndex + Vertex AI Agent Builder

邵猛,中年失业程序员 😂 专注 - Context Engineering, AI Agents. 分享 - AI papers, apps and OSS. ex Microsoft MVP 合作 - 私信/邮箱:shaomeng@outlook.com 📢 公众号/小红书: AI 启蒙小伙伴

avatar for meng shao
meng shao
Fri Nov 14 04:41:35
RT @shao__meng: RAG 已死?RAG 永生!—— 智能体时代的精准检索

来自 @LightOnIO 团队的文章「RAG is Dead. Long Live RAG」,探讨了 RAG 在 LLM 快速发展中的演变。作者认为,RAG 并非被长上下文窗口所取代,而…

RT @shao__meng: RAG 已死?RAG 永生!—— 智能体时代的精准检索 来自 @LightOnIO 团队的文章「RAG is Dead. Long Live RAG」,探讨了 RAG 在 LLM 快速发展中的演变。作者认为,RAG 并非被长上下文窗口所取代,而…

邵猛,中年失业程序员 😂 专注 - Context Engineering, AI Agents. 分享 - AI papers, apps and OSS. ex Microsoft MVP 合作 - 私信/邮箱:shaomeng@outlook.com 📢 公众号/小红书: AI 启蒙小伙伴

avatar for meng shao
meng shao
Thu Nov 13 23:45:52
RT @shao__meng: Structured RAG:企业级 RAG 准确性的关键突破

在处理复杂企业数据时,传统 RAG 往往因准确性和完整性不足而暴露风险,@AI21Labs 发布的 Structured RAG(结构化 RAG,简称 S-RAG)通过结构化数据处…

RT @shao__meng: Structured RAG:企业级 RAG 准确性的关键突破 在处理复杂企业数据时,传统 RAG 往往因准确性和完整性不足而暴露风险,@AI21Labs 发布的 Structured RAG(结构化 RAG,简称 S-RAG)通过结构化数据处…

邵猛,中年失业程序员 😂 专注 - Context Engineering, AI Agents. 分享 - AI papers, apps and OSS. ex Microsoft MVP 合作 - 私信/邮箱:shaomeng@outlook.com 📢 公众号/小红书: AI 启蒙小伙伴

avatar for meng shao
meng shao
Thu Nov 13 23:45:33
  • Previous
  • 1
  • 2
  • 3
  • More pages
  • 17
  • 18
  •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