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國內AI 產品裡,豆包、元寶都是很好的名字。 我認為給一個AI 對話類產品取名為“豆包”,就是神來之筆。 這些AI 產品,你不能簡單的當成是一個沒有生命力冷冰冰的產品,其實要想像成面向使用者的是一個溫暖的虛擬人。 使用者不是在跟產品交流,而是在跟虛擬人交流,甚至有時候情感投射之後,都不是“虛擬人”,而是“人”。 那麼這時候,一個擬人化的名字就很重要,這樣用戶叫它時,就不會齣戲,而且這個名字最好是男女通用的。 「豆包」就是這樣一個好名字,可男可女,帶點可愛,軟軟糯糯(特意不寫軟弱弱弱的),很好相處。 「元寶」的話,名字就偏男性了,比「豆包」差一點。 而「千問」這個名字,就有點不怎麼擬人了,這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總結了產品特點是“千問”,也就是說這是在教育用戶,這個產品可以“千問”。 想像一下日常對話,張三給李四建議“你問一下豆包”或“你問一下元寶”,都很自然,但是“你問一下千問”就沒那麼自然了。 在搜尋領域,「百度」也是一個好名字,日常對話是“你百度一下”,也就是產品名字“百度”變成了“搜尋”這個動作的同義詞。 隨著品牌的進一步加深,有時候我們也會說,」你問一下百度」。從這個角度,「百度」也可以作為一個AI 對話產品名字。 總結一下,AI 對話類產品,要親民,要想推廣到全民都能用,那麼一個擬人的名字就很重要。
正在加载线程详情
正在从 X 获取原始推文,整理成清爽的阅读视图。
通常只需几秒钟,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