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終於有空看了段永平的訪談,1.5倍速看完。 我不太關心炒股。 但關於AI和教育,他的很多觀點,很犀利,很認同。 今天用Notebook總結下。 AI到底是什麼東西? 段永平的判斷很直接:這是工業革命層級的變革。 但他馬上補了一句:泡沫一定也會跟著來。 他形容AI的進步:不是"上了一個台階",而是"上了一萬個台階"。 段永平舉了自己的例子: 以前,想了解新公司,得花幾天研究報告、財報、新聞 現在,問問AI,幾分鐘就能有個大致框架。 他還說,現在連動畫是真人還是AI做的都分不清了。 電影、寫作、設計……很多產業都在重構。 普通人該怎麼辦? 段永平說的很實在: "不要說自己學不會,其實是可以學會的。" 他觀察到身邊很多朋友,過了四十歲就不願意接受新事物了。 “但AI這波浪潮,你躲不過去。” “至少要知道AI能幫你做什麼,怎麼用它提高效率。” 「否則,日子會過得很艱難、很痛苦。」 上面是他的原話。 段永平的投資邏輯一直很清楚:看懂生意,找護城河。 在AI這件事,他也是這個思路。 他以前不碰半導體,覺得變化太快、太難做。 但現在他發現英偉達的生態真的很強。 他是透過OpenAI的兩則合作新聞,做的判斷 英偉達跟OpenAI合作:我投你10億美元,但要用我的晶片,還要拿你的股份。 AMD跟OpenAI合作:求求你用我的晶片,我還給你股份** 看差距了嗎? 這就是英偉達的壟斷實力。 段永平很欣賞黃仁勳。 說他十多年前講的東西和現在講的一樣,一直朝著一個方向走。 長期主義才是真正的護城河。 段永平觀察到,台積電把競爭對手都"幹掉"了,現在找代工的都得找它。 雖然最近股價漲得離譜,但他覺得如果AI真的照黃仁勳說的發展,現在的價格是有道理的。 (雖然他沒買台積電吧?) 段永平一直喜歡Google,但現在開始擔心AI對搜尋業務的衝擊。 不過,他說自己也說不準。 對炒股的人來說呢 段永平說得很直接:看圖片看線、做短線的人,在AI時代很危險。 你炒不過量化基金(原文好像說比不過“梁文峰”,哈哈哈)。 原話:“你就是"鐵鐵的韭菜"。” 當問及AI對他的投資決策影響。 他說:AI沒影響。 他的邏輯是看懂公司和生意,不是追熱點、炒概念。 他關注AI的原因: 「這波AI浪潮,至少要"摻和一下" 不要完全miss掉。 --- 下一篇講講他如何看待教育 影片播放地址請見評論區
正在加载线程详情
正在从 X 获取原始推文,整理成清爽的阅读视图。
通常只需几秒钟,请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