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職場快兩年,我愈發確信:只要方向對,人是可以在短時間發生指數級進化的。 而這種進化有時候甚至會把自己嚇一跳。 我後來發現,所謂“創業”,真正的門檻不是技術、資源、甚至不是經驗,而是創辦人的抽象層級。 有人做產品,是在解決一個具體問題。 有人更進一步,會研究如何讓解決方案不斷規模化地生產出來。 再往上一層,優秀的創辦人開始思考: 產品到底能不能改變一群人的生活方式? 能不能重構一個產業的運作方式? 能不能讓世界依照另一個秩序運作? 當你站在不同抽象層,眼前的世界會變得完全不一樣。 這讓我意識到—— 世界的本質,就是不斷有人在更高維度提出新問題、然後解決它。 格局不是“看得遠”,而是“從更高的維度看”。 現實世界其實是一場修行。 羅漢的境界不及菩薩,菩薩的格局又遜於佛陀。 每一次認知層級的躍遷,都是「覺悟」──不是聰明,而是看見。
正在加载线程详情
正在从 X 获取原始推文,整理成清爽的阅读视图。
通常只需几秒钟,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