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個問題的核心和選股票沒兩樣——用最低成本、最高效率找到“有價值的那一個”,而非做無用功。 核心原則:拒絕盲目試錯,用「分批篩選」聚焦價值 不逐杯品嚐,那是浪費時間的「平庸策略」——就像我從不去看成千上萬隻平庸的股票。 利用“味覺回饋的確定性”,每一步都縮小範圍,把“不確定性”變成“大概率”。 全程不依賴複雜工具,簡單的方法才經得起檢驗──投資裡最賺錢的邏輯,從來都不複雜。 具體做法:3步驟鎖定目標 1. 先把1000杯分成10組,每組100杯。從每組中各取一滴混合成“測試杯”,品嚐這10杯測試杯,找到有甜味的那一組——瞬間排除900杯無價值的水。 2. 再把這100杯目標組分成10組,每組10杯。重複第一步:混合每組的一滴做成測試杯,品嚐後鎖定有甜味的10杯——再排除90杯。 3.最後對這10杯逐一品嚐,最多10次就找到那杯加糖的。 全程最多只需要嚐1+1+10=12次,比逐杯試快80倍以上。 關鍵不是“快”,而是每一步都在“排除無價值”,聚焦核心——就像我只關注少數幾家能看懂、有護城河的公司,從不被海量平庸標的分散精力。 底層邏輯:投資和找糖水本質相通 你要找的不是“糖水”,是“用最少成本獲取最大資訊的思維”。 投資中,我從不會對所有公司逐一調查,而是先透過產業、護城河、管理層這幾個「大分組」排除90%以上的標的,再聚焦少數標的深入研究——這和找糖水的邏輯完全一致:避開無用功,把精力放在能縮小範圍的關鍵決策上。 要不要我用同樣的思維,給你拆解一個「如何從1000檔股票裡選出核心標的」的簡化框架?
正在加载线程详情
正在从 X 获取原始推文,整理成清爽的阅读视图。
通常只需几秒钟,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