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也不明白。这真的让我很恼火,因为我宁愿他们在高峰时段提价,也不愿看到他们降低车型数量,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把车型的智能化程度降到最低。难道不应该改进一下计量方式吗?有人能解释一下吗?
为什么我的创业公司要和那些独自编程的业余爱好者、做作业的孩子等等争夺GPU资源?我们难道不能通过价格歧视来更好地划分市场吗?为什么不这样做?
相关谜团在于,所有供应商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都玩弄模型智商的把戏,而不是采用动态的、类似电网的计量方式,在用电高峰期收取更高的费用。没有一家供应商能脱颖而出。所以,肯定是我忽略了什么重要信息。
是啊,我越想越觉得奇怪。实时计量的电力是主要的工业投入,而实时流式代币是主要的产出,那么为什么代币计费是固定的,而不是在电费基础上实时加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