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Kinsey《2025年AI現狀報告》核心觀點總結 一、整體概況這是McKinsey第八年發布的全球AI狀況調查報告,調查了105個國家的1,993名受訪者。報告顯示,88%的組織在至少一個業務功能中使用AI(相較於去年的78%有所成長),但大多數組織仍未實現企業級的實質效益。 二、六大核心發現 1. AI應用仍處於早期階段近三分之二的組織尚未開始在企業範圍內擴展AI 只有約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其公司已進入AI規模化階段大型企業(收入超過50億美元)在規模化方面領先,近半數已進入規模化階段 2. AI代理(Agentic AI)快速興起 62%的受訪者表示其組織至少在試驗AI代理 23%的受訪者表示已在企業某處規模化部署AI代理 AI代理應用最廣泛的領域:IT和知識管理按行業排序:科技、媒體電信、醫療保健產業使用最多 3. 價值實現存在差距僅39%的受訪者表示AI對企業EBIT產生了影響,且大多數影響小於5% 但在定性層面有正向訊號: 64%表示AI促進了創新近一半表示改善了客戶滿意度和競爭差異化具體業務功能層面: 成本效益:軟體工程、製造、IT領域最明顯收入成長:行銷銷售、策略與企業財務、產品開發領域最明顯 4. 高績效者的差異化特質高績效者(AI帶來5%以上EBIT影響且獲得顯著價值的組織,約佔6%)具有以下特質: 雄心勃勃的轉型目標:比其他組織多3倍可能性追求企業級轉型多重目標:除效率提升外,還同時追求成長和/或創新目標(80%設定效率目標) 工作流程重新設計:是其他組織的近3倍可能性進行根本性工作流程重新設計更廣泛的AI應用:在更多業務功能中使用AI,且AI代理規模化程度更高(至少3倍) 強而有力的領導支持:主管展現明確的所有權和承諾,可能性是其他組織的3倍更高的投資:超過三分之一的高績效者將數位預算的20%以上投入AI 5. 工作流程重新設計是關鍵 50%的高績效者打算使用AI轉型業務大多數高績效者正在重新設計工作流程這是實現重大業務影響的最強貢獻因素之一 6. 對勞動力影響的預期分化過去一年:多數受訪者觀察到職能內員工數量變化不大未來一年預期: 32%預計企業整體員工減少3%或以上 43%預計沒有變化 13%預計增加3%或以上矛盾的是,大多數組織在過去一年招募了AI相關職位,尤其是軟體工程師和資料工程師 三、產業與功能洞察使用AI最多的產業(並列第一): - 媒體和電信 - 保險 - 技術 使用AI最多的業務功能: - IT -行銷和銷售 -知識管理(新興) 最常見的AI用例: -資訊擷取、處理和交付(如對話介面) -行銷策略內容支援(草擬、創意生成) -聯絡中心/客戶服務自動化 四、風險管理 51%的AI使用組織至少經歷過一次負面後果最常見的風險:AI不準確性(近三分之一受訪者報告) 風險緩解進展: 2022年平均緩解2個風險 2025年平均緩解4個風險組織正在更多地緩解他們實際經歷過的風險高績效者部署更多用例,也報告更多負面後果(尤其是知識產權侵權和監管合規) 五、成功的關鍵實踐報告透過相對權重分析識別出區分高績效者的關鍵實踐: - 定義流程決定何時需要手動驗證模型輸出以確保準確性 -敏捷產品交付組織或企業級敏捷組織 -強大的人才策略 -技術和數據基礎設施 -將AI嵌入業務流程 -追蹤AI解決方案的KPI -高階主管積極參與推動AI採用,包括角色示範 這些實踐與McKinsey的《Rewired》研究一致,涵蓋六個維度:策略、人才、營運模式、技術、數據、採用和規模化。 六、總體結論雖然AI使用已成為常態,但其全部潛力仍未釋放: 大多數組織仍在從實驗向規模化部署過渡雖然在組織部分領域獲得價值,但尚未實現企業級財務影響高績效者的經驗表明:需要超越漸進式效率提升,將AI視為組織轉型的催化劑,重新設計工作流程並加速創新隨著AI工具(包括代理)的改進和企業能力的成熟,將AI更全面地嵌入企業將為組織提供新的價值獲取和競爭優勢創造方式 https://t.co/iI2I4dE4Se
正在加载线程详情
正在从 X 获取原始推文,整理成清爽的阅读视图。
通常只需几秒钟,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