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MelanieCanva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 1. 用细小的横档搭建通往月球的阶梯。你需要一个远大的愿景,直抵月球,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目标。Canva 的使命是“赋能全球设计”,而这一使命通过具体的支柱得以实现:赋能每个人,让他们能够使用任何元素、任何语言、在任何设备上设计任何事物。与你宏伟的目标相比,第一步或许显得微不足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步小小的进步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 大多数人做计划时,都是先审视自己现有的资源,然后思考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构建未来。梅兰妮把这种思维方式称为“A类思维”。但实际上,应该从“B类思维”入手:想象你想要创造的完美未来,然后反向推导,找到实现目标的步骤。梅兰妮在大学时期创办Canva时没有任何经验,如果采用“A类思维”,那她肯定一事无成。而“B类思维”——即设想未来设计工具应该是什么样子——却成就了一家市值420亿美元的公司。 3. Canva 最初估计前端重写需要六个月,结果却花了两年时间。在这两年里,这家产品公司无法发布任何新功能。他们把这段时间变成了一个游戏,用橡皮鸭玩具在棋盘上追踪进度并维持士气,但这就像一条“黑暗的隧道”,他们必须艰难地穿越过去。如今,正是这段经历支撑着 2500 名工程师,让他们能够开发出原本不可能实现的功能。 4. 你最大的目标应该让你感到力不从心。如果一个目标让你觉得轻松可行,那它可能太小了。一个远大的目标应该让你感到力不从心——而这正是关键所在。当遇到困难或遇到阻碍时,一个合理的目标会让你轻易放弃。但当目标对你意义非凡时,你会克服重重障碍,因为这个愿景值得你付出多年的努力。 5. 将拒绝转化为改进。在被超过100位投资人拒绝后,梅兰妮将每一次拒绝都转化为改进其路演PPT的机会。当投资人说市场规模不够大时,她就添加一张幻灯片来展示市场规模。当他们说Canva与竞争对手的产品相同时,她就制作一张幻灯片来展示市场空白。每一次具体的拒绝都让她的路演更加有力、更加完善。 6. 远程用户测试比面对面测试能获得更真实的反馈。在线用户调研中,参与者只需看到自己的摄像头,因此他们比面对面交流时更加坦诚直接。这种距离感反而营造了一种心理安全感,促使他们提供更有用、更坦率的反馈,指出产品中哪些地方令人困惑或存在问题。 7. 要做好规模翻倍时所有系统崩溃的准备。Canva 每次规模翻倍,所有系统都会停止运行,需要彻底重建。最初是每日团队汇报,后来变成每周一次,再到每月一次,最终演变成长达六小时的“赛季开幕式”。要预料到,随着业务增长,系统会定期进行彻底的重建,而不是指望逐步扩展。 8. 倾听社区的声音。Canva 每年都会收到超过一百万条用户功能请求。一个专门的团队负责统计和整理这些请求,并将它们提交给产品团队,最终实现功能闭环。今年,他们完成了超过 200 项功能,惠及 10 万用户。许多重要产品——从渐变文本到完整的电子表格工具——都直接源于社区的请求。 9. 庆祝成就。远大的目标需要庆祝沿途的里程碑。例如,Canva 推出西班牙语版本、支持 100 种语言或达成其他重大目标时,他们会摔碎希腊盘子、放飞白鸽或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这些令人难忘的庆祝活动让团队在继续攀登那些需要数年才能实现的目标之前,能够感受到自豪的氛围。 10. 将财富积累作为手段,而非目的。梅兰妮和她的联合创始人承诺将Canva 30%的股权通过Canva基金会用于慈善事业。他们每年捐赠价值15亿美元的产品,并已捐赠5000万美元直接帮助极端贫困人口,计划再捐赠1亿美元。他们的两步计划是:先打造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然后尽其所能地行善——每一步都为下一步提供动力。 完整对话请点击这里:https://t.co/EqOkwwkzpy
正在加载线程详情
正在从 X 获取原始推文,整理成清爽的阅读视图。
通常只需几秒钟,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