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的TPU 也要上太空了😂 Google 發布Project Suncatcher 計劃 目標是在太空中建立可擴展的AI 計算系統,用太陽能驅動AI… Trillium 代TPU 已通過粒子加速器輻射測試,但仍需攻克熱管理與系統可靠性等挑戰。 Google 計畫與Planet 聯手,在2027 年初發射兩顆搭載TPU 的原型衛星,用於驗證太空中的機器學習運算可行性。 計劃採用拂曉–黃昏(sun-synchronous)近地軌道。範例配置為81 顆衛星組成的集群,簇半徑約1 km,相鄰衛星間距隨軌道力學在約100–200 公尺內振盪。這種緊密編隊既提升太陽能獲取,也為高頻寬鏈路創造條件,同時透過適度的維持軌道機動保持穩定。 衛星之間不用無線電,而是用雷射光通信,速度能達到每秒10 兆位元(相當於地球資料中心級的頻寬)。 衛星上安裝的太陽能板發電效率可達地球上的8 倍,而且幾乎可以24 小時不斷電… Google 在實驗室用粒子加速器模擬了太空的輻射環境。 • 結果顯示:Trillium TPU 完全能在太空中「撐得住」。 • 晶片在高輻射劑量下也幾乎沒有損壞,說明其抗輻射性能超出預期。 • 下一步會測試熱管理、長期可靠性等問題-因為在太空中散熱非常困難。 Google 計算: 如果火箭發射價格持續下降,到2030 年左右每公斤200 美元以下時,在太空中運行AI 資料中心的成本可能和地球上差不多。
正在加载线程详情
正在从 X 获取原始推文,整理成清爽的阅读视图。
通常只需几秒钟,请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