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 問世已有一段時間,在眾多服務中,我最常用的只有4 個,按使用頻率排序分別是:Orchard、Memory、Exa、Chrome-DevTools。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排在前兩位的Orchard 和Memory。 Orchard 作為產品已經正式發布,只是沒有像Zipic 那樣大力宣傳,但我的使用頻率卻比Zipic 高得多😄;Memory 則是我用Golang 實現的記憶服務,已經開源。這兩者配合,建構起了我的日常AI 小助理。 說到理想中的助理,我腦海裡浮現的當然是鋼鐵人裡的賈維斯。雖然現實還達不到那個高度,但我想圍繞Raycast AI 的生態先打好基礎。目前我的期望很簡單:它能幫我快速完成那些原本需要打開多個app、操作多個步驟才能完成的任務,並且結合對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記錄,給出更貼心的建議——這就足夠了! Raycast Store 裡有很多對接Apple 原生app 的擴展,後來Raycast 推出了AI Extension,讓這些擴展具備了AI 能力,大大延伸了可能性。但我發現這些擴充在效能和原生應用程式覆蓋度上仍有限制。目前在我的小助理中,僅保留了Web 搜尋這一個Raycast 擴展,其餘的核心能力都由Orchard 和Memory 承擔。 正是因為意識到了擴展的限制——會出錯、響應緩慢、覆蓋的App 不夠全面,我決定自己開發Orchard。 Orchard 是一款macOS 原生應用,目前能對接10 類原生應用:提醒事項、日曆、天氣、地圖、電話、通訊錄、資訊、郵件、音樂,以及時鐘(主要用於取得即時時間)。 為什麼取名為Orchard(果園)?這個名字寄託了我的願景:就像在果園裡輕鬆採摘各種果實一樣,透過Orchard 能夠輕鬆獲得Apple App 的各種"果實"。它的圖標是一個包裹——象徵著果園為用戶精心打包、寄送裝滿Apple 應用能力的禮盒🎁。 有了這些資訊來源和管理工具,小助理的能力基本上就到位了。特別要說的是時間——對助理來說,這是不可或缺的。 AI 本身沒有即時時間概念,而我們的許多決策和判斷都依賴時間因素,準確的時間資訊是助理給出優質建議的前提。 雖然Orchard 已經產品化,但MCP 對一般使用者來說還是過於技術化,有一段距離感。儘管我在Orchard 中做了不少自動配置工作,試圖降低使用門檻,但仍然跨越不了"用戶教育"這道坎——這也是我一直沒有大力宣傳的主要原因。不是王婆賣瓜,我是真心覺得它好用,不過現在透過AppleScript 控制的部分app 略微不穩定😂(例如郵件),所以就先自己用著,慢慢打磨。反正能幫我提效增產,這波投入不虧😂! 另一個重要環節是記憶。當AI 的上下文能自動包含記憶中的細節時,我們就會感受到那種"助理真懂我"的驚喜時刻!當然,記憶的應用場景遠不止於助理,還包括閱讀筆記、閃念記錄、專業領域知識累積等等。 使用Memory 時,我最在意兩點:效能和隱私(畢竟要像寫日記一樣記錄工作生活)。一開始我用的是MCP 官方推出的Memory 服務(基於JSONL)。出於好奇,我想試試開發一個MCP 服務需要多久——沒記錯的話,在AI 的幫助下,不到3 小時就完成了基於知識圖譜原理的Golang 基礎版本(同樣採用JSONL)。因為是本地文件存儲,完美滿足了隱私需求。 後來我持續優化,將底層儲存從JSONL 檔案升級為SQLite,並在後續優化了檢索和處理邏輯。經過實際比較:對於常見的知識圖譜操作(讀取、搜尋、運行期記憶體),SQLite 整體效能更優;若只專注於啟動速度和磁碟佔用,JSONL 更輕量更快。目前的版本支援從JSONL 到SQLite 的自動遷移,並整合了FTS5 全文搜尋——當實體規模超過約100 個時,SQLite 的優勢尤其明顯。所以現在我使用的是儲存容量更大、效能更優的記憶服務。 歡迎體驗免費版Orchard: https://t.co/Tg9uNvXtd7 也歡迎給我的Memory 開源專案Star:https://t.co/wDcthjHyZV 之前有展示過Orchard 的能力: - https://t.co/3HkJhuEraa - https://t.co/EQyxpIW1pH - https://t.co/rjm1zpru8l PS 透過Codex/Claude Code 等編碼Agent,讓它們使用Chrome-DevTools,你一樣能獲得AI Browser 能力——自動化地透過瀏覽器替你工作。
Orchard 小版(0.2.1)更新🌟 1️⃣ 天氣取得更靈活,可獲得小時級的天氣,為AI 提供更精準的數據,提升助理體驗。同時修復了無法取得過去時間天氣的問題! 2️⃣ 提醒事項現在支援清單的建立、更新和刪除操作。之前只能查詢,現在讓AI 更全面地管理我們的提醒事項! https://t.co/xsy7Qc12j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