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Go Clock v2.2.2 更新發布了🌟,更新一點點,思考「億」點點! 有次拖曳HUD,我發現自己居然還要「確認一下是不是抓住了」。這不是大問題,卻是會打斷人的那種小卡頓。於是我把這件事當成錨點,把相關的細節一並順了:按鈕文字按需出現、拖曳回饋更明確、設定頁減負、位置操作歸攏,、增加7種新語言支援。於是有了v2.2.2。 1️⃣按鈕面板更簡潔 預設狀態下,HUD 安靜地待著;圖示一目了然,文字不打擾。當你把滑鼠懸上去,文字才慢慢“浮出來”,說清楚該說的。這不只是“好看”,它背後是一個小原則:只給當下的意圖讓路。 啟發點:介面不是越「有話就說」越好,而是「在該說的時候把話說全」。 因為新語言的支持,我發現預設文字都顯示的按鈕會因寬度有限出現文字截斷問題,上面的設計正好會消除這種不協調,整體還更簡潔。 2️⃣ 拖曳更有確定感 滑鼠懸浮HUD 上的時候,左側像個小把手,看就知道「這裡能拖」。靠近,遊標變成小手-確認從視覺閉環。 😂忽然意識到,我還應該加上按住遊標變抓住的小手,這樣從視覺到動作閉環了,下次加! 啟發點:確定感來自「連續且一致」的回饋設計,而不是大聲提醒。 3️⃣ 設定頁優化 我們去掉橫向的“堆疊”,做了更好的留白和對齊,字體也輕、小了一點,層次更加分明、佈局更加整齊,這樣掃一眼就知道設置重點。 把「重置位移」從設定裡挪走,也是為了讓每一組只做一件事,這個設定項藏的也太深,沒必要在這裡。 啟發點:訊息的密度不是越高越有效,節奏與停頓同樣是設計語言。 4️⃣ 位置的事,一處搞定 HUD 新增「更多」選單,放進了位置的快速按鈕:點一下到四個常用位置。 「恢復起始位置」也搬來作伴。 啟發點:把「意圖相近」的操作聚在一起,比「放在它最初被做出來的地方」更符合人的直覺路徑。 這些改動加起來,很像給介面「順從了一口氣」。它們不喧嘩,卻讓你少猜一點、少試一點,更多地把注意力留給要做的那件事。這是我喜歡的改變:預設安靜,需要時出現,來有由頭,走有餘溫。 如果你也在做產品,也許能從這裡提煉幾點UI/UX 小原則: 📐狀態延遲呈現:完整資訊留給「懸停/聚焦」那一刻,既防擁擠也保聚焦。 ✅回饋分層:暗示→ 懸停→ 行為中,用連續的證據建立確定感。 🌬️密度可呼吸:留白、分組、層級,是讓訊息「更像語言」的必要元素。 📚 同類聚合:用意圖而非「功能來源」來歸類,降低使用者的路徑負擔。 不知你是否也會感到,這些變化不張揚,但能被「感覺到」。 更新一點點,是功能;思考億點點,是分寸。 願你用它時,心更靜,手更穩,時間回到你手中。
正在加载线程详情
正在从 X 获取原始推文,整理成清爽的阅读视图。
通常只需几秒钟,请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