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做了一场直播。简而言之: 我们已设定内部目标,即到 2026 年 9 月实现一个可在数十万个 GPU 上运行的自动化人工智能研究实习生,并在 2028 年 3 月之前培养出一名真正的自动化人工智能研究员。我们或许无法完全实现这一目标,但考虑到其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认为公开透明符合公众利益。 我们采用的安全策略基于五个层面:价值一致性、目标一致性、可靠性、对抗鲁棒性和系统安全性。我们对“思维链忠实性”这一工具尤为重视,但它也存在一定的脆弱性,需要划定界限并进行清晰的抽象。 在产品方面,我们正努力打造一个真正的平台,让基于我们产品进行开发的个人和公司能够获得最大价值。目前,人们可以在 ChatGPT 中使用我们的 API 和应用程序进行开发;最终,我们希望提供一个能够赋能大型企业的 AI 云平台。 我们目前已投入约 30 吉瓦的计算资源,多年总拥有成本约为 1.4 万亿美元。鉴于我们对模型能力增长和收入增长前景的预期,我们对这一投入感到满意。我们希望做得更多——我们希望建造一座人工智能工厂,每周能够以远低于目前的成本生产 1 吉瓦的新增算力——但这需要我们对未来的模型、收入以及技术/金融创新更有信心。 我们的新架构比以前的架构简洁得多。我们有一个名为 OpenAI 基金会的非营利组织,负责管理一个名为 OpenAI 集团的公益公司。基金会最初持有该公益公司 26% 的股份,但如果该公益公司业绩非常出色,基金会可以通过认股权证逐步增持股份。该公益公司能够吸引实现使命所需的资源。 无论是我们的非营利组织还是 PBC,我们的使命始终如一:确保通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 这家非营利组织最初承诺投入250亿美元用于医疗健康、疾病治疗以及人工智能韧性建设(涵盖所有有助于社会成功过渡到后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因素,包括技术安全、经济影响、网络安全等等)。与以往不同的是,该非营利组织现在能够相对快速地部署资金。 我们预计,到2026年,我们的人工智能系统或许能够做出一些小的新发现;到2028年,我们或许就能看到一些重大发现。这意义非凡;我们认为,科学以及让我们能够广泛传播科学成果的机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最重要途径。
链接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