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訂閱6666 了,分享一些零碎的做影片相關經驗。 身為獨立創作者,從選題、研究、劇本、拍攝、剪輯,全程Solo。 AI + 自媒體+ 代碼是普通人的槓桿 如果你想給自己的人生多一些變量,那麼這個帖子可能會對你有啟發。 分享的都是個人實戰經驗,不求面面俱到的客觀,只求對你真正有用。
1. 身為創作者要清楚自己的生態位 以油管為例,這裡有觀眾、有內容創作者、有平台、有廣告商。油管是這個商業模式的整合方 有的人為了流量不惜一切代價,懟天懟地懟空氣,這會破壞油管的生態。不建議搞。 有的人為了賺錢,到平台想薅一波流量,心態不太對,要意識到平台不是慈善機構,是獲利公司
2. 身為創作者得清楚自己是與平台合作,幫助平台留住使用者、留住廣告商。 創作者是提供內容的,而不是薅平台羊毛之後跑路的。
3. 基於2,大部分平台的演算法設計更傾向於扶持話題、主題和賽道,而非個人創作者。背後的商業邏輯很簡單:創作者可能隨時離開,但只要熱門主題還在,使用者就會持續留存。這種策略既能降低平台對單一創作者的依賴風險,也能確保內容生態的穩定性。 畢竟,平台首先是一家需要獲利的公司。
4. 找準創作者自身的定位,才能避免方向性失誤。 也有人走捷徑——鑽平台漏洞快速套現。只要收益超過違規成本,帳面上確實划算。 很多人會誤會,別人不敢搞我敢搞是優勢,這只是膽大,不是藝高人膽大。
5. 重看定位用戶平台廣告主創作者(你我) 創作者「本身不重要」,內容重要。內容的本質是什麼,內容的本質是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如果是教育類視頻,那麼有用就能滿足用戶的核心需求,如果是娛樂類視頻,那麼有趣就能滿足用戶的核心需求。 而你需要做的,就是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你的研究、文案、腳本、後期會經過很多次調整。但每一次調整都是要去適配的用戶。
6. 理解了上面所說的核心邏輯很多道理就很樸素。 比如,很多人回說要深入理解平台演算法。其實沒必要。 如果你沒有違規、平台政策也沒有變化,內容沒人看,就是沒有滿足這個平台的觀眾需求,不要花一分鐘時間思考是不是被限流了,放下自己的ego 去參考對標帳戶,找一些優化的點投入到下一個視頻中。
7. 你的對標帳戶很重要 作為一個新手,你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麼?有的人說是拍攝、剪輯,我覺得對標帳號最重要。 拍攝、剪輯、寫稿剪幾個影片就能學會,就和寫程式一樣,屬於幾個技術活,看這篇貼文的大部分人都是動手能力很強的人,這對你們一般都不是個問題。 對標帳戶則相對難不少,難度有2 1. 對標帳戶不存在,這是個危險訊號。要嘛是你不知道它存在(這在現有推薦演算法下不太可能存在),要嘛是做過但沒做成,要嘛就是你是慧眼獨具的天才。 2. 不存在對標的帳戶,所有的東西都要原創,所有的細節都得重新經歷一次idea validation, 開頭、結尾、說話節奏、剪輯技巧、段子、這會極大提升製作成本。當然,我這裡不是鼓勵抄襲,而是要依據你的情況博採眾長。
8. 你的觀眾很重要,所有的優化都得為你的觀眾做 1. 如果你的觀眾比較年輕,你的語速就得快,誰讓他們是Z 時代,你得精通修仙、動漫、Cos、原神 2. 如果你的觀眾偏青年,你就得精通薩爾達、魔獸、育娃、車 3. 如果你的觀眾偏中年, 你就得多用金庸、古龍、三國、心學 至於說酷炫的剪輯,轉場,意義不大。
9. 我知道能看到這裡的人在自媒體方向應該都是新手。 當你是個新手時,你一定要盡量表現出不符合你這個粉絲量的能力。 有點類似,如果一個其貌不揚的人站在一個美女旁,那一定會有很多人議論,臥槽,這人有兩把刷子。 (當然,沒有搞對立的意思,大家多健身,健康是第一位的)
10. 拍攝與後期裝備指南 收音|DJI Mic 2 一步到位糟糕的音質是勸退觀眾的第一殺手,這個錢不能省。 拍攝|iPhone / Pocket 3 優先雖然我有Sony A6500 和A7M4,咱不是拍美女拍景色的,便利性第一。 燈光|百元柔光燈足夠側邊補光能顯著提升畫面質感。提詞器| 我用的是IPad 剪輯|如果是小團隊,建議剪映(上手快),剪熟悉了可以切割Final Cut Pro(更穩定、熟悉了效率高)
11. 內容深度,影片的內容很難做到非常深入。 做內容之前我覺得小lin 說做的內容比較有趣但有點淺做內容之後我覺得小lin 說的深度是觀眾決定的,可能是再深入一些會導致整個團隊的製作成本激增,可能是會讓觀眾產生不適感。 因為觀眾的預期大多是快樂學習,再深一點就枯燥了。 所以,如果有新手想做非常深入的內容,一定要有心理準備。
12. 多展示,可能成為你的轉捩點 可能是一些文化因素,我們對公開表達有種天然的不適感,我也是。 但最近的經驗改變了我的看法:市場對技能的需求遠比我們想像的多元。 錄了兩期CC影片後,有人邀請我做線上培訓,雖然我暫時沒時間搞這個。
13. 封面 在油管裡, 封面非常重要. Mr.Beast 說過, if they dont click, they dont watch. 封面是一定不能糊弄的, 關於封面的設計可以多看看油管講解封面的視頻.
14. 關於封面補充說明 許多創作者在小紅書、B站、YouTube等平台上流量不佳,一個重要原因是封面設計被忽略了。常見的錯誤做法是:直接從影片截圖當封面,草率了事。 想像這樣的場景:你花費數小時甚至數天精心製作內容,卻只用2分鐘隨手做個封面。但用戶在平台瀏覽時,面對密密麻麻的影片選項,他們只能透過封面決定要點擊哪一個。封面,就是你內容的"門面"。 設計封面有三個等級 第一層:隨意應付 直接截圖,不做任何處理結果:錯失大量潛在觀眾 第二層:追求美觀 注重視覺效果,色彩搭配製作精美但可能缺乏吸引力 第三層:洞察人性 不一定美,但最懂用戶心理激發好奇心,創造點擊慾望真正的高手都在這一層 PS: 很多人說好內容不要標題黨, 不要clickbait, 但好的內容如果一點點標題黨的意思都沒有, 那麼注定沒人看. 大家別覺得標題黨一點水平都沒有, 那是低端的標題黨, 很多標題黨寫的文案和封面是在第三層的.
15. 是否要真人出鏡 是, 一定要, 效果會好很多. 原因可以參考don 哥的貼文, 另外don 哥的貼文品質很高, 建議大家關註一下@dontbesilent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