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屏蔽所有印度自以為是的傢伙,所有在我時間線上大放異彩或試圖「提供細微差別」的自以為是的學者。 從根本上來說,我覺得印度人在這些問題上比愛沙尼亞人更沒有資格擺架子。我對他們的文明最多只能說「這也是生活」。
我不需要“互動”,我不需要你的關注或金錢,我惱火的是,你表面上的優雅舉止與你部落式的自戀衝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衝動貶低了其他民族(歐洲人和中國人)來之不易的成就,而你從未接近過這些成就。
許多印度人禮貌地、幾乎帶著笑意地告訴我,他們“沒什麼可從前現代中國學習的”,因為所有有價值的東西(例如哲學)他們早就有了;所以他們什麼也沒學到。也有人澄清說,這種說法是錯的。 問題在於這種思考方式,而不是歷史。
歸根究底,我天生就對愚蠢的事物感到惱火,對那些浪費人類潛能的事物感到惱火;尤其對那些外向、自鳴得意、厚顏無恥、裝腔作勢、盲目崇拜、在領英上自以為是……的愚蠢事物感到惱火。 看來我對印度X市場天生抱持敵意。
看到這種人,說實話,你對事物本身的看法如何根本無關緊要。你可以吹捧劉謙,抨擊莫迪,對我來說都一樣刺耳。還想藉此攻擊我,證明什麼荒謬的優先權主張?不,我不想跟你糾纏。滾蛋吧。
我打算堅持這個策略,最終徹底清除我的人脈和思想中所有令人尷尬的印度口音。除掉這個剋星後,我將繼續清除遠遜於印度式口音的非印度式口音,直到我自己都忘記它們曾經有多糟糕為止。
儘管如此,我的鄙夷和嘲諷大多源於一種扭曲的悲傷:他們缺乏更務實的文化,拒絕更快地學習,最終未能建立一個更繁榮的社會。我希望理智能夠戰勝一切,印度超過一半的人口能夠早日享有良好的治理。
可笑的是,我承認俄羅斯在很多方面都是個爛地方,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印度還糟糕(例如在印度你確實體驗不到第一人稱視角)。但這種嘲諷……唉……我只是很沮喪,他感受不到這種尷尬,而我卻能體會。 不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