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舉行了有限合夥人高峰會,分享了關於創投市場現況的幻燈片。 (顯然並不全面,但這些是我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感謝 @peterj_walker 提供的大部分圖表。 👇
自低迷以來,後期創投正在回升,但種子輪/A輪融資的回升速度較慢。 交易數量呈下降趨勢
資金最集中的領域是1億美元以上的融資輪(接近75%)。
「最快」的速度正在加快。
Neo Labs 融資估值達到十億美元,很難忽視這一消息。 (此圖表由 @deedydas 透過 @theinformation 提供)
上週@jayagup10關於「造王者」的討論引起了我的共鳴,所以我借用/總結了該討論。 (添加到 QT)
估值正在上升——更確切地說,是頂層估值正在擴張。
期望值也在不斷提高。 該系列中位數年利率在4年內翻了一番以上 我們對種子輪前的預期也改變了。
根據我們目前觀察到的情況,簡要談談我們對種子輪融資的預期: - 即使不涉及技術細節,只要有原型就好。如果你要資金支持,請至少告訴我你嘗試過用人工智慧來建構它。 - 對於 B2B 產業,我看到很多公司在種子輪融資前就透過付費試點計畫/「設計合作夥伴」來獲得收入。但在高價或銷售週期長的行業中,這種情況較少見。 當我遇到他們時,B2C通常已經啟動或即將啟動。 簡單的規則總會有例外,例如技術含量極高的公司——我仍然會期待看到原型,但由於早期研發投入巨大,進展可能不如預期。
創投輪次之間的間隔時間正在增加 從種子輪到A輪融資的平均時間從2019年的1.6年增加到2025年的2.2年。 2025年完成A輪融資的公司中,有40%的公司在種子輪融資後超過3年才進入A輪融資階段。
從歷史數據來看,完成過渡輪融資的新創公司不太可能再進行A輪融資(這表明成長速度較慢)。 2025年連續三個季度,獲得過橋貸款的新創公司在A輪融資階段的數量都超過了未獲得過橋貸款的新創公司。 (並非認為橋樑本身就是好事,只是說明橋樑的需求量更大)
你聽過「種子輪融資」嗎?就是先籌集種子輪資金,然後無需任何後續融資就能發展壯大?聽起來很棒,而且借助人工智慧,這絕對可行。 對於種子輪前的創投機構(如果你關心的話),挑戰在於種子輪/過渡輪融資越來越傾向於安全投資協議(SAFE),因此可能需要2-3輪融資才能改變投資意願。
Zirp時代圍繞投資舊金山以外多元化創辦人的變革似乎已經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