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ini 3 提示詞工程:通用最佳實務指南 @_philschmid 最新部落格:Gemini 3 偏好直接、邏輯性強的內容,而非冗長的說教。提示詞核心原則與三大關鍵實踐👇 核心原則(Core Principles) · 指令要精準(Precise Instructions):去除廢話,直接清晰地陳述你的目標。 Gemini 3 對簡潔明了的指令反應最好。 · 保持一致性(Consistency):在提示詞中維持統一的結構(例如統一使用XML 標籤),並明確定義模稜兩可的術語。 · 多模態融合(Multimodal Coherence):文字、影像、音訊或視訊應被視為同等重要的輸入。指令中要明確引用特定的模態,讓模型進行綜合分析,而不是孤立處理。 · 約束前置(Constraint Placement):將行為約束和角色定義放在「系統指令」或提示詞的最頂端,作為模型推理的錨點。 · 長上下文處理(Context Anchoring):處理大量資料時,將具體指令放在最後。在資料和問題之間使用過渡句(如「基於上述資訊…」)來橋接。 三大關鍵實踐 1. 推理與規劃(Reasoning and Planning) 不要讓模型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強迫它先「思考」。 · 明確拆解:要求模型在回答前,先將目標拆解為子任務,檢視資訊是否完整,並構思結構化的提綱。 · 自我更新的任務清單(TODO Tracker):讓模型建立一個TODO 列表,在執行過程中自我追蹤進度(例如:[ ] 任務1,[x] 任務2)。 · 自我批判:要求模型在輸出最終回應前,先對照使用者的原始限制進行自我審查(例如:「我是否回應了使用者的真實意圖,而不僅僅是字面意思?」)。 2. 結構化提示(Structured Prompting) 使用清晰的標記語言(XML 或Markdown)來界定提示詞的邊界。這能幫助模型區分哪裡是“指令”,哪裡是“數據”。 · XML 範例:使用 定義規則, 放入背景資料, 展示思考過程。 · Markdown 範例:使用標題如# Identity(身分),# Constraints(約束)來組織內容。 · 建議:選擇一種格式並保持一致,不要混用。 3. 智能體工具使用(Agentic Tool Use) 當把Gemini 3 當作自主智能體使用時,就需要賦予它更強的韌性和反思能力: · 堅持指令(The Persistence Directive):明確告訴智能體「必須持續工作直到問題完全解決」。如果工具呼叫失敗,它應該分析錯誤並嘗試替代方案,而不是直接放棄或把問題拋回給使用者。 · 預計算反思(Pre-Computation Reflection):在呼叫任何工具之前,要求智能體明確陳述: 1. 為什麼要呼叫這個工具? 2. 期望取得什麼具體數據? 3. 這個數據如何幫助解決使用者的問題? 場景應用與範本文章也提供了針對不同領域的具體策略: · 研究分析:先拆解問題,獨立搜索,最後綜合並強制引用來源。 · 創意寫作:明確目標受眾,如果是為了通過圖靈測試或顯得自然,需明確禁止使用「企業黑話」(如synergy, protocols)。 · 解決問題:請模型先找出“標準方案”,再找出“高手方案”(Power User Solution),提供最優解。 部落格地址
正在載入線程內容
正在從 X 取得原始推文,整理成清爽的閱讀畫面。
通常只需幾秒鐘,請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