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我寫的最「接地氣」的AI 科普:從家政阿姨看懂Agent 和MCP 我家請了個家政阿姨打掃衛生,這位阿姨高中畢業,但是經過了家政公司專業訓練,學會了該怎麼針對不同家庭去打掃衛生,使用各種不同的清潔工具。 當然她不可能記住所有工具的用法,所以額外的,家政公司還給她了一本《家政技能手冊》,這個手冊有兩部分,一部分是目錄,不同技能的簡要介紹,字數不長,阿姨每次來幹活之前都會讀一遍目錄,以便需要時能想起來; 《家事技能手冊》的另一部分是技能的詳細介紹,詳細介紹裡面不僅說明了各種技能的詳細做法,有的還有配套的手冊,有的還需要藉助一些工具。 家政公司還給阿姨配備了一款定制的平板電腦,這個平板電腦支持一種智能家居協議,所有支持這種智能家居協議的家電她都可以用這個平板電腦連接上操作。 為了提升效率,家政公司還為她配備了便攜式掃地機器人,每次她都開車帶上,一些掃地的任務就直接使用掃地機器人。 為了我經常需要阿姨來家裡打掃,為了避免麻煩,所以我把我家的一些基本情況寫成了說明書,好讓阿姨知道該怎麼更好的清掃我們家,並且阿姨很專業,每次工作完都寫了一份詳細的工作記錄,這樣她下次來還可以看一下以前都做了啥。 雖然有這個說明書,當然每次過來我還是要交代一下:“阿姨,明天我家要開了個party,客廳一定要弄乾淨整潔點。” --- 說了這麼多我當然不是為了炫耀我家請了個阿姨幹活或幫這家家政公司打廣告,而是藉這個來「輔助解釋」一些常見的AI 名詞。 - 家政阿姨:AI Agent,有基礎知識(類似大語言模型),經過訓練,會規劃會使用工具 - 掃地機器人:SubAgent,專業的、自主的執行者。 主AI(阿姨)負責委託監督,機器人(SubAgent)負責具體執行。這大大解放了主AI的能量(上下文視窗),讓她可以去做更重要的活。 - 智慧家庭協議:MCP(模型上下文協議),智慧家庭協議就是那個家電的統一標準: 支持智慧家庭協議(MCP 協議)的家電工具阿姨都可以使用。 - 《家政技能手冊》:Skills,家事技能手冊可以幫助阿姨(Agent)學會她沒有被訓練過的技能,而且這些技能是「動態載入」和「漸進式揭露」的。 「動態載入」的意思是:阿姨只有在需要用特定技能的時候,才會去《家政技能手冊》翻該技能的詳細內容。 「漸進式揭露」的意思更進一步:阿姨不會一開始就把整本手冊都讀完,她幹活前先看一眼目錄(元數據,大約100 個字),「哦,這個技能跟我現在的任務有關」。然後它再打開讀具體章節(完整的指令,小於5000 字)。 這有什麼好處?省腦子(省上下文視窗)。 確保阿姨總是在最需要的時候,用最少的「腦力」獲得最關鍵的專業知識。 - 我家:Project,存放了與我家相關的說明書、歷史資訊。 希望上面這個比喻能幫助你更好的理解這些概念。 ⚠️ 要注意的是,這些比喻只是幫助你理解這些概念,並不能取代你深入的去學習和理解這些知識。
- 每次來交代的話:Prompt,一次性的、即時的指令。阿姨聽到就會去做,做完就結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