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體通訊協定全景圖 @CopilotKit 最新發布的“The Agent Protocol Landscape”,分析了MCP、A2A 和AG-UI 等智能體協議,以及智能體生態組成等,可以幫助我們重新理解智能體通信協議。 關鍵概念與生態基礎文件首先澄清基礎術語:智能體應用(Agentic Applications)是指使用者與智能體直接協作的介面,支援即時、多模態互動。協定生態圍繞著多層互動展開,包括智能體與使用者的連結、智能體與工具/資料的集成,以及智慧體間的協調。這些協議促進了生態的兼容性,例如透過共享格式實現跨框架協作。 核心協議包括: ·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由Anthropic 維護的開源標準,主要處理模型與客戶端之間的結構化上下文和工具訪問,確保安全連接外部系統。 · AG-UI(Agent-User Interaction Protocol):CopilotKit 維護的開源協議,專注於智慧型後端與前端的即時雙向互動,支援多種用戶端如React、行動端或Slack。 · A2A(Agent-to-Agent):Google 維護的開源協議,啟用不同框架下智慧體間的安全訊息傳遞和任務委託。 這些協定形成互補棧:AG-UI 橋接用戶介面,MCP 管理工具接入,A2A 處理多智能體協調。此外,生成式UI 規格如MCP-UI(Anthropic/Microsoft + Shopify)和Open-JSON-UI(OpenAI)補充了協議,允許智能體返回動態UI 元件,而非純文本,提升互動靈活性。 協定全景詳解· 智能體↔ 使用者互動:AG-UI 主導,提供事件驅動的標準,支援生成式UI 規範的渲染,實現從聊天到「協作者」模式的轉變。 · 智能體↔ 聲明式UI:MCP-UI 和Open-JSON-UI 定義了LLM 友善的視覺化格式,幫助智能體產生可渲染的回應。 · 智能體↔ 工具與資料:MCP 確保安全存取外部資源,避免直接共用工具。 · 智能體↔ 智能體:A2A 支援目標協商與任務分發,促進分散式協作。 AG-UI 特別值得一提,它是一種橫向的多對多協議,支援多種UI 規範的集成,並透過「握手」機制(如AG-UI 與MCP 的連動)視覺化工具輸出或多智能體協作。 CopilotKit 作為上層框架,進一步統一這些協議,實現生產級應用的組合性。 比較與誤區澄清文件強調協議間的互補性,而非競爭: · AG-UI 著重運行時連接,與MCP-UI/Open-JSON-UI 的渲染規範相輔相成。 · 整體生態避免單一主導,轉向分散式標準,避免「協議即API」的誤解——它們更像是共享schema、安全規則和生態規範。 常見誤解包括:將AG-UI 視為純視覺化工具(實際它是連線協定),或忽略協定涵蓋使用者/工具層面的廣度。挑戰在於維持狀態性和安全性,同時處理多協議下的可觀測性和政策傳播。 文件地址:
正在載入線程內容
正在從 X 取得原始推文,整理成清爽的閱讀畫面。
通常只需幾秒鐘,請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