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來越發現,在寫程式碼時,我並不想讓AI直接產生程式碼。我發現它往往會直接複製貼上網路上找到的程式碼,而沒有真正理解其含義。所以,我會讓它一步一步地示範如何操作(詢問 vs 智能體),這樣我才能真正進步,最終手動實現,即使速度會慢一些。 對於我知道如何編寫但覺得費力的簡單腳本,我會破例。我會盲目地運行並貼上錯誤訊息,直到它能正常運行為止。 然而,在編寫機器學習程式碼時,我發現我真的想了解張量的形狀,深入了解弧的變化,或 100% 確保演算法按照我的預期運行。 對於控制馬達的部件或我不太了解的其他組件,情況也是如此。 我不知道如果我只有十六七歲,會不會瘋狂地鑽研編程,因為程式設計的樂趣在於理解事物運作的原理,而不僅僅是讓它們運作起來。但是,天哪,能夠向人工智慧學習真是一個巨大的優勢——現在的我真是羨慕新一代擁有的這些優勢。
正在載入線程內容
正在從 X 取得原始推文,整理成清爽的閱讀畫面。
通常只需幾秒鐘,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