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推薦] DeepOCR: 基於VILA 框架復現DeepSeek-OCR 模型,核心創新在於透過視覺壓縮技術實現文本的高效處理 核心問題與解決方案· 痛點:大語言模型處理長文本時,計算複雜度隨序列長度平方級增長,導致效率低下。 · 創新想法:將文字渲染成影像,用視覺編碼器壓縮處理,實現7-20 倍的壓縮率。這相當於把"讀文字"變成"看圖片",用更少的信息量傳達相同內容。 技術架構專案採用三層設計,總參數約380M: 1. DeepEncoder(視覺編碼核心) · SAM 編碼器(80M 參數):使用視窗注意力機制處理1024×1024 高解析度影像,輸出4096 個特徵標記· 16× 卷積壓縮器:透過兩層卷積將標記數從4096 壓縮到256,大幅降低計算量· CLIP 編碼器(300M 參數):對全局壓縮 設計巧妙之處:先用SAM 的視窗注意力控制記憶體開銷,壓縮後再用CLIP 的全域注意力提取語義,避免了直接處理高解析度影像導致的記憶體爆炸。 2. 多模態投影機· 將2048 維視覺特徵映射到語言模型空間· 透過換行符和分隔符號標記幫助模型理解文件的空間結構 3. 語言解碼器採用Qwen2-7B 模型(原版使用DeepSeek-3B-MoE),負責最終的文字產生。 訓練方法採用兩階段訓練策略: 階段1:視覺-語言對齊(1 回合) · 資料:59.5 萬個通用影像-文字對· 訓練目標:僅訓練投影器,學習基礎的視覺到語言映射 階段2:OCR 專項預訓練(1 回合) · 資料:26 萬PDF 文件與影像· 訓練目標:微調投影機與語言模型,凍結視覺編碼器 性能表現 1. 優勢領域: · 英文文字辨識:編輯距離0.093,表現優異· 簡單文件處理:準確率達99.5% · 表格結構解析:得分70.3,空間理解能力強· 標記效率:僅用約250 個視覺標記,比傳統方法節省15 倍 2. 改進空間: · 複雜版面文件(如多欄學術論文):51.2 分· 數學公式識別:表現較弱,訓練資料中數學內容不足· 中文文件:與英文相比有差距 實用價值項目為研究者提供了: · 完整的開源實作:包括訓練腳本、評估工具和預訓練檢查點· 架構驗證:證明視覺壓縮技術在OCR 任務中的可行性· 即用工具:支援文字擷取、Markdown 轉換、圖表解析等多種應用場景 局限與未來方向目前限制主要源自於訓練資源與資料: · 僅訓練1 輪,未充分收斂· 訓練資料(26 萬樣本)相比頂尖模型(100 萬+)偏少· 缺少數學內容和歷史掃描文檔· 改進方向包括資料增強、引入強化學習、優化提示詞工程等,理論上可將性能提升17 個百分點。 項目地址
正在載入線程內容
正在從 X 取得原始推文,整理成清爽的閱讀畫面。
通常只需幾秒鐘,請稍候。
![[開源推薦] DeepOCR: 基於VILA 框架復現DeepSeek-OCR 模型,核心創新在於透過視覺壓縮技術實現文本的高效處理
核心問題與解決方案· 痛點:大語言模型處理長文本時,計算複雜度隨序列長度平方級增長,導致效率低下。
·](https://pbs.twimg.com/media/G5M7TtBaAAA1_k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