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歷史和預測發射價格數據的分析表明,如果學習速度持續保持,到2030年代中期,價格可能會降至每公斤200美元以下。屆時,發射和運營一個太空數據中心的成本,按每千瓦/年計算,可能與同等規模的地面數據中心的能源成本大致相當。” 這是關鍵所在。一旦發射成本加上軌道基礎設施成本小於地面資本支出加上時間延遲成本,軌道計算就勢在必行。現在的問題是,SpaceX 是否會將星艦的成本節約讓利給客戶,以及何時讓利。如果沒有真正的競爭,它就不需要慷慨解囊。 超大規模資料中心營運商可能會在爭奪電力供應時間的競賽中承擔這部分成本,買斷其他供應商(Relativity、Rocket Lab、Stoke、Blue 等)所有可用的發射時段。即便如此,總發射量仍將向 SpaceX 傾斜——很難與 100 噸以上的有效載荷進行單邊帶同步軌道 (SSO) 發射競爭。 無論如何,太空可能會變得非常有趣!
這篇論文很有意思:https://t.co/5IMEwumJg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