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做了一場直播。簡而言之: 我們已設定內部目標,在 2026 年 9 月實現一個可在數十萬個 GPU 上運行的自動化人工智慧研究實習生,並在 2028 年 3 月之前培養出一名真正的自動化人工智慧研究員。我們或許無法完全實現這一目標,但考慮到其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我們認為公開透明符合公眾利益。 我們採用的安全策略基於五個層面:價值一致性、目標一致性、可靠性、對抗穩健性和系統安全性。我們對「思維鏈忠實性」這項工具特別重視,但它也存在一定的脆弱性,需要劃定界線並進行清晰的抽象化。 在產品方面,我們正努力打造一個真正的平台,讓基於我們產品進行開發的個人和公司能夠獲得最大價值。目前,人們可以在 ChatGPT 中使用我們的 API 和應用程式進行開發;最終,我們希望提供一個能夠賦能大型企業的 AI 雲端平台。 我們目前已投入約 30 吉瓦的運算資源,多年總擁有成本約 1.4 兆美元。鑑於我們對模型能力成長和收入成長前景的預期,我們對此投入感到滿意。我們希望做得更多——我們希望建造一座人工智慧工廠,每週能夠以遠低於目前的成本生產 1 吉瓦的新增算力——但這需要我們對未來的模型、收入以及技術/金融創新更有信心。 我們的新架構比以前的架構簡潔許多。我們有一個名為 OpenAI 基金會的非營利組織,負責管理一個名為 OpenAI 集團的公益公司。基金會最初持有該公益公司 26% 的股份,但如果該公益公司業績非常出色,基金會可以透過認股權證逐步增持股份。該公益公司能夠吸引實現使命所需的資源。 無論是我們的非營利組織還是 PBC,我們的使命始終如一:確保通用人工智慧造福全人類。 這家非營利組織最初承諾投入250億美元用於醫療健康、疾病治療以及人工智慧韌性建設(涵蓋所有有助於社會成功過渡到後通用人工智慧時代的因素,包括技術安全、經濟影響、網路安全等等)。與以往不同的是,該非營利組織現在能夠相對快速地部署資金。 我們預計,到2026年,我們的人工智慧系統或許能做出一些小小的新發現;到2028年,我們或許就能看到一些重大發現。這意義非凡;我們認為,科學以及讓我們能夠廣泛傳播科學成果的機構,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提高生活品質的最重要途徑。
連結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