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 rule文件挺實用,但不要濫用不要太長,因為你中文輸入提示詞就默認中文回复,只需要最關鍵的幾點: - 你的項目類型- 主要框架- 命名規則等比如下面是我用的
從原理上說,這個rules 的檔案預設會每次都發給API,如果rules 的內容多了,那麼其他地方的內容就要壓縮,畢竟整體上下文視窗長度是有限的;另外就是不是每一次請求都需要這麼多rules,這裡只需要放通用的,具體到每一次寫prompt 的時候額外補充要求就夠了
如果程式碼不長那幾乎沒影響的,甚至長一點更好,如果程式碼很多那麼這裡少一點會更好。另外模型越強上下文視窗長度支援越大的影響越小。還是具體情況具體看吧。
Cursor 用好最重要的技巧在於Instruction + Context: Instruction: 每次要做什麼事情,期望的得到什麼樣的結果要明確;並且這個指令要盡可能小和原子化,就是一次可以一個小MVP迭代最好,最好不要一次太多任務Context: 也就是你相關的代碼有哪些,最好手動一一添加到Composer 的上下文中
雖然說Claude 這種模型指令遵循很好、上下文視窗長度也不小,但AI 編輯器會做工程上的優化,一不小心就給你把長內容優化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