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TPOND – Mfantse 亮點:1. 加納第一條柏油路 - Saltpond 2. UGCC 總部 - Saltpond 3. 哈蒙德大廳 (Hammond Hall),夸梅·恩克魯瑪博士在此宣布爭取獨立的場所 4. 加納第一任總統的官邸(迦南小屋)
5. The first port of Ghana - Saltpond 6. The tomb of Professor Allotey - Saltpond Historically, Saltpond is an Nkusukum sub-Fante ethnic group. They includes towns such as Kuntu, Anokyir Biriwa, Akatakyiwa, Mpesedadze, Yamoransa and others.
Saltpond 的方泰文名稱是 Akyenfo。現在他們的招牌上卻把它誤拼成了「Akyemfo」。兩種拼字都有道理。最初的 Akyenfo(Saltpond)鎮是由恩庫蘇庫姆(Nkusukum)的定居點(稱為 Anakyir)和一座名為 Amoku 的死城發展而來的。
早期歐洲人的記錄將阿諾基爾(Anokyir)或阿納基爾(Anakyir)稱為阿納申(Anashen)。 1700年,歐洲人的活動導致大量黃金海岸移民湧入該地區。令人驚訝的是,進入阿納基爾並促進其擴張的主要族群之一是阿基耶姆人(Akyem),他們來此進行貿易。
偉大的泛非主義者科菲·薩姆酋長,按照馬庫斯·加維的要求,用自己的金錢和現金將一些非裔美國人遣返回黃金海岸,他是阿基姆土著人,但他更喜歡被稱為來自 Saltpond 的 Fante。
因此,由於阿基耶姆人(Akyem)在該地區占主導地位,一些歷史學家推測,鹽池(Saltpond)最初的名字是Akyemfo,在芬特語中意為「阿基耶姆人」。但鹽池本身的名字是Akyenfo。鹽池的酋長們曾經使用過Akyen和Baah這兩個名字。
在芬特語中,Akyen 的意思是「城鎮」、「小屋」或「小村莊」。人們認為,從該地區發展起來的小屋最終聚集在一起,形成了 Akyenfo。考慮到 Saltpond 是由眾多獨立的小屋組成的,這種說法或許是成立的。
據說那裡曾有一個鹽池(nkyen),用來開採鹽礦。因此,Akyenfo 這個名字就源自於nkyenfo,即採鹽的人。這也是丹基拉族和阿基耶姆族遷居到那裡與凡特人(Fantes)共存的原因之一。
在鹽池,上城區被稱為埃克瓦達區,下城區被稱為南克西杜區。該城區內有加納重要的政治聖地-普拉比烏郊區。保羅·阿奇博爾德·維亞尼·安薩教授就來自這裡,並透過他的著作
他在《加納紀事報》專欄中寫道:「這很受歡迎。」黃金海岸聯合大會黨(UGCC)和人民大會黨(CPP)這兩個政黨都是在鹽池成立的。
這個鎮上的居民無所畏懼,過去他們根本不尊重警察。殖民政府試圖在此建造警察局,卻遭遇重大挫折。他們持續抵制警察局的建設,並多次破壞。
因此,他們自豪地宣稱:「me fi Akyenfo, ye nsuro polis」(我來自 Saltpond,我們不怕警察)。 Saltpond 和所有其他 Fante 城鎮一樣,也有自己的國歌(鎮歌)。歌詞如下:
" Akyenfo brefi Akyenfo, Wo da mpoano so wonko po No ntsetsew nkube nko Kormantse Nkegye nkamfoa mbed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