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Thread Easy
  • 探索
  • 線程創作
LogoThread Easy

Twitter 線程的一站式夥伴

© 2025 Thread Easy All Rights Reserved.

探索

Newest first — browse tweet threads

Keep on to blur preview images; turn off to show them clearly

Claude API 代理服务器
一个高性能的 Claude API 代理服务器,支持多种上游 AI 服务提供商(OpenAI、Gemini、自定义 API),提供负载均衡、多 API 密钥管理和统一入口访问。
https://t.co/Ajsgq7LEVu

Claude API 代理服务器 一个高性能的 Claude API 代理服务器,支持多种上游 AI 服务提供商(OpenAI、Gemini、自定义 API),提供负载均衡、多 API 密钥管理和统一入口访问。 https://t.co/Ajsgq7LEVu

🧠在家居士 | 🥦素食者 | 🏃🏻马拉松爱好者 | 💰省钱小能手 | 搭🪜技术资深学者 | 👨‍💻科技宅 | 🆕更新狂 | 🆅 六边型战五渣

avatar for Geek
Geek
Sat Nov 01 03:07:55
很荣幸被评选为微博2025最具影响力AI大V,还是写点什么感谢一下支持我的网友和新浪微博平台。

特别喜欢今年微博V影响力大会的那句 Slogan:“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因为从2010年注册了微博到今天,这8个字就是我微博账号成长的真实写照。我一直在“尽兴分享”,分享生活、分享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几年集中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不知不觉也从最开始只有少数好友互动,到如今的百万粉丝的大v。

我从来没有把成为百万粉丝大v作为我的微博目标,作为个个人账号也没有学习研究过运营技巧,对我来说它只是“尽兴分享”一种结果——“自成影响”!当然更多的是幸运,赶上了 AI 爆发,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给了我很多正向的反馈,让我在分享之余,也收获了很多:善意的支持、不同观点的碰撞、流量和声誉。这些都给了我动力持续的创作和分享。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会每天坚持写微博?

其实我单纯的只是为了践行费曼学习法,尤其是在 23 年 AI 让大家都很焦虑的时候,我也很焦虑,所以拼命的去学习 AI 知识,以前都是偏应用技术,AI 对我来说是很遥远很高深的事情,于是我想通过微博分享学习心得、实践经验的方式来倒逼着我学习,这能帮助我快速掌握 AI 技术(本质上就是费曼学习法)。

这样实践下来效果真的很好,我一边学习提示词一边分享我试验出来的提示词,一边学习实践 RAG 一边写 RAG 的技术文章,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对这些技术有更深入的领悟,意外的还让我成为微博上第一批大量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经验的博主。

包括我在 X 上的账号也是因为“尽兴分享”跟着一起“自成影响”,因为当时我发现学习 AI 知识了解 AI 资讯 X 上是最好的,要在微博上分享更多优质内容,少不了要去 X 上收集信息,所以就开始启用了好多年不怎么使用的 X 账号,开始同步分享,跟着吃了一波 AI 增长的红利。

当然影响力和流量也是双刃的,当有了流量和粉丝数,就难免也会在意流量的涨跌;流量上来负面评论也会多起来,甚至会影响情绪。

我也是花了一些时间才慢慢调整过来,负面评论拉黑是最简单直接的,所以我个人介绍里面至今保留了一句:不争论只拉黑。总的来说微博环境相对还是不错的,微博在这方面确实花了不少精力,很多地方比 X 做的要好,另外关注 AI 的人群整体素质也相对要高很多。很多时候遭遇负面评论,最让我暖心的是很多站出来留言支持我的网友,感谢你们🥰!

对于流量这事,一个本身我也没有那么在意,另外也慢慢有了自己稳定的和高效的创作模式:
- 每天大量阅读推文和资讯(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 X 的推送和 Hackernews),一部分有价值的借助 AI 翻译或者总结发布
- 大量的实践 AI,应用 AI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将学到的心得和经验分享
- 基于和用户互动的内容创作,比如代表性的问题解答或者感想
- 定期将自己阶段性的思考写成原创的内容

作为一个 AI 博主,自然也少不了大量应用 AI 来帮助提升运营效率。我有各种不同的提示词来帮助做不同的任务,比如翻译的、总结的、看论文的、画图的、视频转文字的等等,作为一个程序员出生的博主,更是可以借助程序来写一些工具,比如我有一些自己用的网页转Markdown、视频翻译的工具、长文翻译、排版的工具。不过现在,更多是直接借助各个 AI 工具结合提示词就足够了。而且绝大部分我用到的提示词都分享过的。

也许将来我没办法做到像这几年一样一直高频度写作,但应该还是会坚持“尽兴分享”。

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也希望你能“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

很荣幸被评选为微博2025最具影响力AI大V,还是写点什么感谢一下支持我的网友和新浪微博平台。 特别喜欢今年微博V影响力大会的那句 Slogan:“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因为从2010年注册了微博到今天,这8个字就是我微博账号成长的真实写照。我一直在“尽兴分享”,分享生活、分享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几年集中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不知不觉也从最开始只有少数好友互动,到如今的百万粉丝的大v。 我从来没有把成为百万粉丝大v作为我的微博目标,作为个个人账号也没有学习研究过运营技巧,对我来说它只是“尽兴分享”一种结果——“自成影响”!当然更多的是幸运,赶上了 AI 爆发,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给了我很多正向的反馈,让我在分享之余,也收获了很多:善意的支持、不同观点的碰撞、流量和声誉。这些都给了我动力持续的创作和分享。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会每天坚持写微博? 其实我单纯的只是为了践行费曼学习法,尤其是在 23 年 AI 让大家都很焦虑的时候,我也很焦虑,所以拼命的去学习 AI 知识,以前都是偏应用技术,AI 对我来说是很遥远很高深的事情,于是我想通过微博分享学习心得、实践经验的方式来倒逼着我学习,这能帮助我快速掌握 AI 技术(本质上就是费曼学习法)。 这样实践下来效果真的很好,我一边学习提示词一边分享我试验出来的提示词,一边学习实践 RAG 一边写 RAG 的技术文章,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对这些技术有更深入的领悟,意外的还让我成为微博上第一批大量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经验的博主。 包括我在 X 上的账号也是因为“尽兴分享”跟着一起“自成影响”,因为当时我发现学习 AI 知识了解 AI 资讯 X 上是最好的,要在微博上分享更多优质内容,少不了要去 X 上收集信息,所以就开始启用了好多年不怎么使用的 X 账号,开始同步分享,跟着吃了一波 AI 增长的红利。 当然影响力和流量也是双刃的,当有了流量和粉丝数,就难免也会在意流量的涨跌;流量上来负面评论也会多起来,甚至会影响情绪。 我也是花了一些时间才慢慢调整过来,负面评论拉黑是最简单直接的,所以我个人介绍里面至今保留了一句:不争论只拉黑。总的来说微博环境相对还是不错的,微博在这方面确实花了不少精力,很多地方比 X 做的要好,另外关注 AI 的人群整体素质也相对要高很多。很多时候遭遇负面评论,最让我暖心的是很多站出来留言支持我的网友,感谢你们🥰! 对于流量这事,一个本身我也没有那么在意,另外也慢慢有了自己稳定的和高效的创作模式: - 每天大量阅读推文和资讯(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 X 的推送和 Hackernews),一部分有价值的借助 AI 翻译或者总结发布 - 大量的实践 AI,应用 AI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将学到的心得和经验分享 - 基于和用户互动的内容创作,比如代表性的问题解答或者感想 - 定期将自己阶段性的思考写成原创的内容 作为一个 AI 博主,自然也少不了大量应用 AI 来帮助提升运营效率。我有各种不同的提示词来帮助做不同的任务,比如翻译的、总结的、看论文的、画图的、视频转文字的等等,作为一个程序员出生的博主,更是可以借助程序来写一些工具,比如我有一些自己用的网页转Markdown、视频翻译的工具、长文翻译、排版的工具。不过现在,更多是直接借助各个 AI 工具结合提示词就足够了。而且绝大部分我用到的提示词都分享过的。 也许将来我没办法做到像这几年一样一直高频度写作,但应该还是会坚持“尽兴分享”。 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也希望你能“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

Prompt Engineer, dedicated to learning and disseminating knowledge about AI,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vatar for 宝玉
宝玉
Sat Nov 01 03:07:36
很荣幸被评选为微博2025最具影响力AI大V,还是写点什么感谢一下支持我的网友和新浪微博平台。

特别喜欢今年微博V影响力大会的那句 Slogan:“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因为从2010年注册了微博到今天,这8个字就是我微博账号成长的真实写照。我一直在“尽兴分享”,分享生活、分享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几年集中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不知不觉也从最开始只有少数好友互动,到如今的百万粉丝的大v。

我从来没有把成为百万粉丝大v作为我的微博目标,作为个个人账号也没有学习研究过运营技巧,对我来说它只是“尽兴分享”一种结果——“自成影响”!当然更多的是幸运,赶上了 AI 爆发,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给了我很多正向的反馈,让我在分享之余,也收获了很多:善意的支持、不同观点的碰撞、流量和声誉。这些都给了我动力持续的创作和分享。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会每天坚持写微博?

其实我单纯的只是为了践行费曼学习法,尤其是在 23 年 AI 让大家都很焦虑的时候,我也很焦虑,所以拼命的去学习 AI 知识,以前都是偏应用技术,AI 对我来说是很遥远很高深的事情,于是我想通过微博分享学习心得、实践经验的方式来倒逼着我学习,这能帮助我快速掌握 AI 技术(本质上就是费曼学习法)。

这样实践下来效果真的很好,我一边学习提示词一边分享我试验出来的提示词,一边学习实践 RAG 一边写 RAG 的技术文章,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对这些技术有更深入的领悟,意外的还让我成为微博上第一批大量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经验的博主。

包括我在 X 上的账号也是因为“尽兴分享”跟着一起“自成影响”,因为当时我发现学习 AI 知识了解 AI 资讯 X 上是最好的,要在微博上分享更多优质内容,少不了要去 X 上收集信息,所以就开始启用了好多年不怎么使用的 X 账号,开始同步分享,跟着吃了一波 AI 增长的红利。

当然影响力和流量也是双刃的,当有了流量和粉丝数,就难免也会在意流量的涨跌;流量上来负面评论也会多起来,甚至会影响情绪。

我也是花了一些时间才慢慢调整过来,负面评论拉黑是最简单直接的,所以我个人介绍里面至今保留了一句:不争论只拉黑。总的来说微博环境相对还是不错的,微博在这方面确实花了不少精力,很多地方比 X 做的要好,另外关注 AI 的人群整体素质也相对要高很多。很多时候遭遇负面评论,最让我暖心的是很多站出来留言支持我的网友,感谢你们🥰!

对于流量这事,一个本身我也没有那么在意,另外也慢慢有了自己稳定的和高效的创作模式:
- 每天大量阅读推文和资讯(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 X 的推送和 Hackernews),一部分有价值的借助 AI 翻译或者总结发布
- 大量的实践 AI,应用 AI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将学到的心得和经验分享
- 基于和用户互动的内容创作,比如代表性的问题解答或者感想
- 定期将自己阶段性的思考写成原创的内容

作为一个 AI 博主,自然也少不了大量应用 AI 来帮助提升运营效率。我有各种不同的提示词来帮助做不同的任务,比如翻译的、总结的、看论文的、画图的、视频转文字的等等,作为一个程序员出生的博主,更是可以借助程序来写一些工具,比如我有一些自己用的网页转Markdown、视频翻译的工具、长文翻译、排版的工具。不过现在,更多是直接借助各个 AI 工具结合提示词就足够了。而且绝大部分我用到的提示词都分享过的。

也许将来我没办法做到像这几年一样一直高频度写作,但应该还是会坚持“尽兴分享”。

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也希望你能“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

很荣幸被评选为微博2025最具影响力AI大V,还是写点什么感谢一下支持我的网友和新浪微博平台。 特别喜欢今年微博V影响力大会的那句 Slogan:“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因为从2010年注册了微博到今天,这8个字就是我微博账号成长的真实写照。我一直在“尽兴分享”,分享生活、分享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几年集中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不知不觉也从最开始只有少数好友互动,到如今的百万粉丝的大v。 我从来没有把成为百万粉丝大v作为我的微博目标,作为个个人账号也没有学习研究过运营技巧,对我来说它只是“尽兴分享”一种结果——“自成影响”!当然更多的是幸运,赶上了 AI 爆发,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给了我很多正向的反馈,让我在分享之余,也收获了很多:善意的支持、不同观点的碰撞、流量和声誉。这些都给了我动力持续的创作和分享。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会每天坚持写微博? 其实我单纯的只是为了践行费曼学习法,尤其是在 23 年 AI 让大家都很焦虑的时候,我也很焦虑,所以拼命的去学习 AI 知识,以前都是偏应用技术,AI 对我来说是很遥远很高深的事情,于是我想通过微博分享学习心得、实践经验的方式来倒逼着我学习,这能帮助我快速掌握 AI 技术(本质上就是费曼学习法)。 这样实践下来效果真的很好,我一边学习提示词一边分享我试验出来的提示词,一边学习实践 RAG 一边写 RAG 的技术文章,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对这些技术有更深入的领悟,意外的还让我成为微博上第一批大量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经验的博主。 包括我在 X 上的账号也是因为“尽兴分享”跟着一起“自成影响”,因为当时我发现学习 AI 知识了解 AI 资讯 X 上是最好的,要在微博上分享更多优质内容,少不了要去 X 上收集信息,所以就开始启用了好多年不怎么使用的 X 账号,开始同步分享,跟着吃了一波 AI 增长的红利。 当然影响力和流量也是双刃的,当有了流量和粉丝数,就难免也会在意流量的涨跌;流量上来负面评论也会多起来,甚至会影响情绪。 我也是花了一些时间才慢慢调整过来,负面评论拉黑是最简单直接的,所以我个人介绍里面至今保留了一句:不争论只拉黑。总的来说微博环境相对还是不错的,微博在这方面确实花了不少精力,很多地方比 X 做的要好,另外关注 AI 的人群整体素质也相对要高很多。很多时候遭遇负面评论,最让我暖心的是很多站出来留言支持我的网友,感谢你们🥰! 对于流量这事,一个本身我也没有那么在意,另外也慢慢有了自己稳定的和高效的创作模式: - 每天大量阅读推文和资讯(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 X 的推送和 Hackernews),一部分有价值的借助 AI 翻译或者总结发布 - 大量的实践 AI,应用 AI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将学到的心得和经验分享 - 基于和用户互动的内容创作,比如代表性的问题解答或者感想 - 定期将自己阶段性的思考写成原创的内容 作为一个 AI 博主,自然也少不了大量应用 AI 来帮助提升运营效率。我有各种不同的提示词来帮助做不同的任务,比如翻译的、总结的、看论文的、画图的、视频转文字的等等,作为一个程序员出生的博主,更是可以借助程序来写一些工具,比如我有一些自己用的网页转Markdown、视频翻译的工具、长文翻译、排版的工具。不过现在,更多是直接借助各个 AI 工具结合提示词就足够了。而且绝大部分我用到的提示词都分享过的。 也许将来我没办法做到像这几年一样一直高频度写作,但应该还是会坚持“尽兴分享”。 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也希望你能“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

Prompt Engineer, dedicated to learning and disseminating knowledge about AI,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vatar for 宝玉
宝玉
Sat Nov 01 03:07:36
很荣幸被评选为微博2025最具影响力AI大V,还是写点什么感谢一下支持我的网友和新浪微博平台。

特别喜欢今年微博V影响力大会的那句 Slogan:“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因为从2010年注册了微博到今天,这8个字就是我微博账号成长的真实写照。我一直在“尽兴分享”,分享生活、分享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几年集中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不知不觉也从最开始只有少数好友互动,到如今的百万粉丝的大v。

我从来没有把成为百万粉丝大v作为我的微博目标,作为个个人账号也没有学习研究过运营技巧,对我来说它只是“尽兴分享”一种结果——“自成影响”!当然更多的是幸运,赶上了 AI 爆发,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给了我很多正向的反馈,让我在分享之余,也收获了很多:善意的支持、不同观点的碰撞、流量和声誉。这些都给了我动力持续的创作和分享。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会每天坚持写微博?

其实我单纯的只是为了践行费曼学习法,尤其是在 23 年 AI 让大家都很焦虑的时候,我也很焦虑,所以拼命的去学习 AI 知识,以前都是偏应用技术,AI 对我来说是很遥远很高深的事情,于是我想通过微博分享学习心得、实践经验的方式来倒逼着我学习,这能帮助我快速掌握 AI 技术(本质上就是费曼学习法)。

这样实践下来效果真的很好,我一边学习提示词一边分享我试验出来的提示词,一边学习实践 RAG 一边写 RAG 的技术文章,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对这些技术有更深入的领悟,意外的还让我成为微博上第一批大量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经验的博主。

包括我在 X 上的账号也是因为“尽兴分享”跟着一起“自成影响”,因为当时我发现学习 AI 知识了解 AI 资讯 X 上是最好的,要在微博上分享更多优质内容,少不了要去 X 上收集信息,所以就开始启用了好多年不怎么使用的 X 账号,开始同步分享,跟着吃了一波 AI 增长的红利。

当然影响力和流量也是双刃的,当有了流量和粉丝数,就难免也会在意流量的涨跌;流量上来负面评论也会多起来,甚至会影响情绪。

我也是花了一些时间才慢慢调整过来,负面评论拉黑是最简单直接的,所以我个人介绍里面至今保留了一句:不争论只拉黑。总的来说微博环境相对还是不错的,微博在这方面确实花了不少精力,很多地方比 X 做的要好,另外关注 AI 的人群整体素质也相对要高很多。很多时候遭遇负面评论,最让我暖心的是很多站出来留言支持我的网友,感谢你们🥰!

对于流量这事,一个本身我也没有那么在意,另外也慢慢有了自己稳定的和高效的创作模式:
- 每天大量阅读推文和资讯(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 X 的推送和 Hackernews),一部分有价值的借助 AI 翻译或者总结发布
- 大量的实践 AI,应用 AI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将学到的心得和经验分享
- 基于和用户互动的内容创作,比如代表性的问题解答或者感想
- 定期将自己阶段性的思考写成原创的内容

作为一个 AI 博主,自然也少不了大量应用 AI 来帮助提升运营效率。我有各种不同的提示词来帮助做不同的任务,比如翻译的、总结的、看论文的、画图的、视频转文字的等等,作为一个程序员出生的博主,更是可以借助程序来写一些工具,比如我有一些自己用的网页转Markdown、视频翻译的工具、长文翻译、排版的工具。不过现在,更多是直接借助各个 AI 工具结合提示词就足够了。而且绝大部分我用到的提示词都分享过的。

也许将来我没办法做到像这几年一样一直高频度写作,但应该还是会坚持“尽兴分享”。

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也希望你能“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

很荣幸被评选为微博2025最具影响力AI大V,还是写点什么感谢一下支持我的网友和新浪微博平台。 特别喜欢今年微博V影响力大会的那句 Slogan:“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因为从2010年注册了微博到今天,这8个字就是我微博账号成长的真实写照。我一直在“尽兴分享”,分享生活、分享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几年集中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不知不觉也从最开始只有少数好友互动,到如今的百万粉丝的大v。 我从来没有把成为百万粉丝大v作为我的微博目标,作为个个人账号也没有学习研究过运营技巧,对我来说它只是“尽兴分享”一种结果——“自成影响”!当然更多的是幸运,赶上了 AI 爆发,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给了我很多正向的反馈,让我在分享之余,也收获了很多:善意的支持、不同观点的碰撞、流量和声誉。这些都给了我动力持续的创作和分享。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会每天坚持写微博? 其实我单纯的只是为了践行费曼学习法,尤其是在 23 年 AI 让大家都很焦虑的时候,我也很焦虑,所以拼命的去学习 AI 知识,以前都是偏应用技术,AI 对我来说是很遥远很高深的事情,于是我想通过微博分享学习心得、实践经验的方式来倒逼着我学习,这能帮助我快速掌握 AI 技术(本质上就是费曼学习法)。 这样实践下来效果真的很好,我一边学习提示词一边分享我试验出来的提示词,一边学习实践 RAG 一边写 RAG 的技术文章,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对这些技术有更深入的领悟,意外的还让我成为微博上第一批大量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经验的博主。 包括我在 X 上的账号也是因为“尽兴分享”跟着一起“自成影响”,因为当时我发现学习 AI 知识了解 AI 资讯 X 上是最好的,要在微博上分享更多优质内容,少不了要去 X 上收集信息,所以就开始启用了好多年不怎么使用的 X 账号,开始同步分享,跟着吃了一波 AI 增长的红利。 当然影响力和流量也是双刃的,当有了流量和粉丝数,就难免也会在意流量的涨跌;流量上来负面评论也会多起来,甚至会影响情绪。 我也是花了一些时间才慢慢调整过来,负面评论拉黑是最简单直接的,所以我个人介绍里面至今保留了一句:不争论只拉黑。总的来说微博环境相对还是不错的,微博在这方面确实花了不少精力,很多地方比 X 做的要好,另外关注 AI 的人群整体素质也相对要高很多。很多时候遭遇负面评论,最让我暖心的是很多站出来留言支持我的网友,感谢你们🥰! 对于流量这事,一个本身我也没有那么在意,另外也慢慢有了自己稳定的和高效的创作模式: - 每天大量阅读推文和资讯(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 X 的推送和 Hackernews),一部分有价值的借助 AI 翻译或者总结发布 - 大量的实践 AI,应用 AI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将学到的心得和经验分享 - 基于和用户互动的内容创作,比如代表性的问题解答或者感想 - 定期将自己阶段性的思考写成原创的内容 作为一个 AI 博主,自然也少不了大量应用 AI 来帮助提升运营效率。我有各种不同的提示词来帮助做不同的任务,比如翻译的、总结的、看论文的、画图的、视频转文字的等等,作为一个程序员出生的博主,更是可以借助程序来写一些工具,比如我有一些自己用的网页转Markdown、视频翻译的工具、长文翻译、排版的工具。不过现在,更多是直接借助各个 AI 工具结合提示词就足够了。而且绝大部分我用到的提示词都分享过的。 也许将来我没办法做到像这几年一样一直高频度写作,但应该还是会坚持“尽兴分享”。 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也希望你能“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

Prompt Engineer, dedicated to learning and disseminating knowledge about AI,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vatar for 宝玉
宝玉
Sat Nov 01 03:07:36
很荣幸被评选为微博2025最具影响力AI大V,还是写点什么感谢一下支持我的网友和新浪微博平台。

特别喜欢今年微博V影响力大会的那句 Slogan:“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因为从2010年注册了微博到今天,这8个字就是我微博账号成长的真实写照。我一直在“尽兴分享”,分享生活、分享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几年集中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不知不觉也从最开始只有少数好友互动,到如今的百万粉丝的大v。

我从来没有把成为百万粉丝大v作为我的微博目标,作为个个人账号也没有学习研究过运营技巧,对我来说它只是“尽兴分享”一种结果——“自成影响”!当然更多的是幸运,赶上了 AI 爆发,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给了我很多正向的反馈,让我在分享之余,也收获了很多:善意的支持、不同观点的碰撞、流量和声誉。这些都给了我动力持续的创作和分享。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会每天坚持写微博?

其实我单纯的只是为了践行费曼学习法,尤其是在 23 年 AI 让大家都很焦虑的时候,我也很焦虑,所以拼命的去学习 AI 知识,以前都是偏应用技术,AI 对我来说是很遥远很高深的事情,于是我想通过微博分享学习心得、实践经验的方式来倒逼着我学习,这能帮助我快速掌握 AI 技术(本质上就是费曼学习法)。

这样实践下来效果真的很好,我一边学习提示词一边分享我试验出来的提示词,一边学习实践 RAG 一边写 RAG 的技术文章,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对这些技术有更深入的领悟,意外的还让我成为微博上第一批大量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经验的博主。

包括我在 X 上的账号也是因为“尽兴分享”跟着一起“自成影响”,因为当时我发现学习 AI 知识了解 AI 资讯 X 上是最好的,要在微博上分享更多优质内容,少不了要去 X 上收集信息,所以就开始启用了好多年不怎么使用的 X 账号,开始同步分享,跟着吃了一波 AI 增长的红利。

当然影响力和流量也是双刃的,当有了流量和粉丝数,就难免也会在意流量的涨跌;流量上来负面评论也会多起来,甚至会影响情绪。

我也是花了一些时间才慢慢调整过来,负面评论拉黑是最简单直接的,所以我个人介绍里面至今保留了一句:不争论只拉黑。总的来说微博环境相对还是不错的,微博在这方面确实花了不少精力,很多地方比 X 做的要好,另外关注 AI 的人群整体素质也相对要高很多。很多时候遭遇负面评论,最让我暖心的是很多站出来留言支持我的网友,感谢你们🥰!

对于流量这事,一个本身我也没有那么在意,另外也慢慢有了自己稳定的和高效的创作模式:
- 每天大量阅读推文和资讯(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 X 的推送和 Hackernews),一部分有价值的借助 AI 翻译或者总结发布
- 大量的实践 AI,应用 AI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将学到的心得和经验分享
- 基于和用户互动的内容创作,比如代表性的问题解答或者感想
- 定期将自己阶段性的思考写成原创的内容

作为一个 AI 博主,自然也少不了大量应用 AI 来帮助提升运营效率。我有各种不同的提示词来帮助做不同的任务,比如翻译的、总结的、看论文的、画图的、视频转文字的等等,作为一个程序员出生的博主,更是可以借助程序来写一些工具,比如我有一些自己用的网页转Markdown、视频翻译的工具、长文翻译、排版的工具。不过现在,更多是直接借助各个 AI 工具结合提示词就足够了。而且绝大部分我用到的提示词都分享过的。

也许将来我没办法做到像这几年一样一直高频度写作,但应该还是会坚持“尽兴分享”。

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也希望你能“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

很荣幸被评选为微博2025最具影响力AI大V,还是写点什么感谢一下支持我的网友和新浪微博平台。 特别喜欢今年微博V影响力大会的那句 Slogan:“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因为从2010年注册了微博到今天,这8个字就是我微博账号成长的真实写照。我一直在“尽兴分享”,分享生活、分享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几年集中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不知不觉也从最开始只有少数好友互动,到如今的百万粉丝的大v。 我从来没有把成为百万粉丝大v作为我的微博目标,作为个个人账号也没有学习研究过运营技巧,对我来说它只是“尽兴分享”一种结果——“自成影响”!当然更多的是幸运,赶上了 AI 爆发,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给了我很多正向的反馈,让我在分享之余,也收获了很多:善意的支持、不同观点的碰撞、流量和声誉。这些都给了我动力持续的创作和分享。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会每天坚持写微博? 其实我单纯的只是为了践行费曼学习法,尤其是在 23 年 AI 让大家都很焦虑的时候,我也很焦虑,所以拼命的去学习 AI 知识,以前都是偏应用技术,AI 对我来说是很遥远很高深的事情,于是我想通过微博分享学习心得、实践经验的方式来倒逼着我学习,这能帮助我快速掌握 AI 技术(本质上就是费曼学习法)。 这样实践下来效果真的很好,我一边学习提示词一边分享我试验出来的提示词,一边学习实践 RAG 一边写 RAG 的技术文章,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对这些技术有更深入的领悟,意外的还让我成为微博上第一批大量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经验的博主。 包括我在 X 上的账号也是因为“尽兴分享”跟着一起“自成影响”,因为当时我发现学习 AI 知识了解 AI 资讯 X 上是最好的,要在微博上分享更多优质内容,少不了要去 X 上收集信息,所以就开始启用了好多年不怎么使用的 X 账号,开始同步分享,跟着吃了一波 AI 增长的红利。 当然影响力和流量也是双刃的,当有了流量和粉丝数,就难免也会在意流量的涨跌;流量上来负面评论也会多起来,甚至会影响情绪。 我也是花了一些时间才慢慢调整过来,负面评论拉黑是最简单直接的,所以我个人介绍里面至今保留了一句:不争论只拉黑。总的来说微博环境相对还是不错的,微博在这方面确实花了不少精力,很多地方比 X 做的要好,另外关注 AI 的人群整体素质也相对要高很多。很多时候遭遇负面评论,最让我暖心的是很多站出来留言支持我的网友,感谢你们🥰! 对于流量这事,一个本身我也没有那么在意,另外也慢慢有了自己稳定的和高效的创作模式: - 每天大量阅读推文和资讯(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 X 的推送和 Hackernews),一部分有价值的借助 AI 翻译或者总结发布 - 大量的实践 AI,应用 AI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将学到的心得和经验分享 - 基于和用户互动的内容创作,比如代表性的问题解答或者感想 - 定期将自己阶段性的思考写成原创的内容 作为一个 AI 博主,自然也少不了大量应用 AI 来帮助提升运营效率。我有各种不同的提示词来帮助做不同的任务,比如翻译的、总结的、看论文的、画图的、视频转文字的等等,作为一个程序员出生的博主,更是可以借助程序来写一些工具,比如我有一些自己用的网页转Markdown、视频翻译的工具、长文翻译、排版的工具。不过现在,更多是直接借助各个 AI 工具结合提示词就足够了。而且绝大部分我用到的提示词都分享过的。 也许将来我没办法做到像这几年一样一直高频度写作,但应该还是会坚持“尽兴分享”。 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也希望你能“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

Prompt Engineer, dedicated to learning and disseminating knowledge about AI,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vatar for 宝玉
宝玉
Sat Nov 01 03:07:36
很荣幸被评选为微博2025最具影响力AI大V,还是写点什么感谢一下支持我的网友和新浪微博平台。

特别喜欢今年微博V影响力大会的那句 Slogan:“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因为从2010年注册了微博到今天,这8个字就是我微博账号成长的真实写照。我一直在“尽兴分享”,分享生活、分享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几年集中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不知不觉也从最开始只有少数好友互动,到如今的百万粉丝的大v。

我从来没有把成为百万粉丝大v作为我的微博目标,作为个个人账号也没有学习研究过运营技巧,对我来说它只是“尽兴分享”一种结果——“自成影响”!当然更多的是幸运,赶上了 AI 爆发,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给了我很多正向的反馈,让我在分享之余,也收获了很多:善意的支持、不同观点的碰撞、流量和声誉。这些都给了我动力持续的创作和分享。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会每天坚持写微博?

其实我单纯的只是为了践行费曼学习法,尤其是在 23 年 AI 让大家都很焦虑的时候,我也很焦虑,所以拼命的去学习 AI 知识,以前都是偏应用技术,AI 对我来说是很遥远很高深的事情,于是我想通过微博分享学习心得、实践经验的方式来倒逼着我学习,这能帮助我快速掌握 AI 技术(本质上就是费曼学习法)。

这样实践下来效果真的很好,我一边学习提示词一边分享我试验出来的提示词,一边学习实践 RAG 一边写 RAG 的技术文章,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对这些技术有更深入的领悟,意外的还让我成为微博上第一批大量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经验的博主。

包括我在 X 上的账号也是因为“尽兴分享”跟着一起“自成影响”,因为当时我发现学习 AI 知识了解 AI 资讯 X 上是最好的,要在微博上分享更多优质内容,少不了要去 X 上收集信息,所以就开始启用了好多年不怎么使用的 X 账号,开始同步分享,跟着吃了一波 AI 增长的红利。

当然影响力和流量也是双刃的,当有了流量和粉丝数,就难免也会在意流量的涨跌;流量上来负面评论也会多起来,甚至会影响情绪。

我也是花了一些时间才慢慢调整过来,负面评论拉黑是最简单直接的,所以我个人介绍里面至今保留了一句:不争论只拉黑。总的来说微博环境相对还是不错的,微博在这方面确实花了不少精力,很多地方比 X 做的要好,另外关注 AI 的人群整体素质也相对要高很多。很多时候遭遇负面评论,最让我暖心的是很多站出来留言支持我的网友,感谢你们🥰!

对于流量这事,一个本身我也没有那么在意,另外也慢慢有了自己稳定的和高效的创作模式:
- 每天大量阅读推文和资讯(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 X 的推送和 Hackernews),一部分有价值的借助 AI 翻译或者总结发布
- 大量的实践 AI,应用 AI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将学到的心得和经验分享
- 基于和用户互动的内容创作,比如代表性的问题解答或者感想
- 定期将自己阶段性的思考写成原创的内容

作为一个 AI 博主,自然也少不了大量应用 AI 来帮助提升运营效率。我有各种不同的提示词来帮助做不同的任务,比如翻译的、总结的、看论文的、画图的、视频转文字的等等,作为一个程序员出生的博主,更是可以借助程序来写一些工具,比如我有一些自己用的网页转Markdown、视频翻译的工具、长文翻译、排版的工具。不过现在,更多是直接借助各个 AI 工具结合提示词就足够了。而且绝大部分我用到的提示词都分享过的。

也许将来我没办法做到像这几年一样一直高频度写作,但应该还是会坚持“尽兴分享”。

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也希望你能“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

很荣幸被评选为微博2025最具影响力AI大V,还是写点什么感谢一下支持我的网友和新浪微博平台。 特别喜欢今年微博V影响力大会的那句 Slogan:“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因为从2010年注册了微博到今天,这8个字就是我微博账号成长的真实写照。我一直在“尽兴分享”,分享生活、分享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几年集中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不知不觉也从最开始只有少数好友互动,到如今的百万粉丝的大v。 我从来没有把成为百万粉丝大v作为我的微博目标,作为个个人账号也没有学习研究过运营技巧,对我来说它只是“尽兴分享”一种结果——“自成影响”!当然更多的是幸运,赶上了 AI 爆发,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给了我很多正向的反馈,让我在分享之余,也收获了很多:善意的支持、不同观点的碰撞、流量和声誉。这些都给了我动力持续的创作和分享。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会每天坚持写微博? 其实我单纯的只是为了践行费曼学习法,尤其是在 23 年 AI 让大家都很焦虑的时候,我也很焦虑,所以拼命的去学习 AI 知识,以前都是偏应用技术,AI 对我来说是很遥远很高深的事情,于是我想通过微博分享学习心得、实践经验的方式来倒逼着我学习,这能帮助我快速掌握 AI 技术(本质上就是费曼学习法)。 这样实践下来效果真的很好,我一边学习提示词一边分享我试验出来的提示词,一边学习实践 RAG 一边写 RAG 的技术文章,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对这些技术有更深入的领悟,意外的还让我成为微博上第一批大量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经验的博主。 包括我在 X 上的账号也是因为“尽兴分享”跟着一起“自成影响”,因为当时我发现学习 AI 知识了解 AI 资讯 X 上是最好的,要在微博上分享更多优质内容,少不了要去 X 上收集信息,所以就开始启用了好多年不怎么使用的 X 账号,开始同步分享,跟着吃了一波 AI 增长的红利。 当然影响力和流量也是双刃的,当有了流量和粉丝数,就难免也会在意流量的涨跌;流量上来负面评论也会多起来,甚至会影响情绪。 我也是花了一些时间才慢慢调整过来,负面评论拉黑是最简单直接的,所以我个人介绍里面至今保留了一句:不争论只拉黑。总的来说微博环境相对还是不错的,微博在这方面确实花了不少精力,很多地方比 X 做的要好,另外关注 AI 的人群整体素质也相对要高很多。很多时候遭遇负面评论,最让我暖心的是很多站出来留言支持我的网友,感谢你们🥰! 对于流量这事,一个本身我也没有那么在意,另外也慢慢有了自己稳定的和高效的创作模式: - 每天大量阅读推文和资讯(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 X 的推送和 Hackernews),一部分有价值的借助 AI 翻译或者总结发布 - 大量的实践 AI,应用 AI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将学到的心得和经验分享 - 基于和用户互动的内容创作,比如代表性的问题解答或者感想 - 定期将自己阶段性的思考写成原创的内容 作为一个 AI 博主,自然也少不了大量应用 AI 来帮助提升运营效率。我有各种不同的提示词来帮助做不同的任务,比如翻译的、总结的、看论文的、画图的、视频转文字的等等,作为一个程序员出生的博主,更是可以借助程序来写一些工具,比如我有一些自己用的网页转Markdown、视频翻译的工具、长文翻译、排版的工具。不过现在,更多是直接借助各个 AI 工具结合提示词就足够了。而且绝大部分我用到的提示词都分享过的。 也许将来我没办法做到像这几年一样一直高频度写作,但应该还是会坚持“尽兴分享”。 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也希望你能“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

Prompt Engineer, dedicated to learning and disseminating knowledge about AI,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vatar for 宝玉
宝玉
Sat Nov 01 03:07:36
  • Previous
  • 1
  • More pages
  • 1489
  • 1490
  • 1491
  • More pages
  • 2117
  •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