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 on to blur preview images; turn off to show them clearly

AI researcher & teacher @SCAI_ASU. Former President of @RealAAAI; Chair of @AAAS Sec T. Here to tweach #AI. YouTube Ch: https://t.co/4beUPOmf6y Bsky: rao2z


Opening portals to handheld VR at https://t.co/A2JMItorCV. Problems soluble, potential to improve invariant.


building https://t.co/b3DJK5a1Bw ‧ (@scratchdotgold)


writes about startups, urbanism, investing, life


关注人工智能、LLM 、 AI 图像视频和设计(Interested in AI, LLM, Stable Diffusion, and design) AIGC 周刊主理人|公众号:歸藏的AI工具箱


这篇文章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把METR的硬数据和经济增长模型连接起来了。它不是空泛地说"AI会改变一切",而是给出了可以检验的具体预测路径。 关键观察: 如果趋势持续,从"AI开始有实质影响"到"AI成为主导性力量",可能只需要10年左右。 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扩散速度。AI可能在技术上能做很多事,但组织惯性、监管、基础设施、成本等因素都会影响实际应用速度。 即使AI在大部分任务上超级强,只要有一小部分任务无法自动化,整体生产力提升就受限。所以关键不是AI有多强,而是它的能力边界在哪里,以及这个边界缩小得有多快。 一旦AI能够显著加速AI研发本身,所有的线性和指数模型可能都失效了。这个阶段可能比想象中来得快——软件工程本身就是AI研发的核心部分。 如果AI主要通过加速研发来提升生产力,那么在AI时代,资助人类科学家的回报率反而更高了。这是个有意思的悖论。 作者特意强调他关注的是"斜率"而不是"截距",不是预测什么时候到达某个里程碑,而是一旦开始,会以多快的速度演进。从5%影响到100%影响,需要几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