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Thread Easy
  • Explorar
  • Criar thread
LogoThread Easy

Seu parceiro completo para threads do Twitter

© 2025 Thread Easy All Rights Reserved.

Explorar

Newest first — browse tweet threads

Keep on to blur preview images; turn off to show them clearly

https://t.co/ngKH6OdMJr

https://t.co/ngKH6OdMJr

Believing is seeing

avatar for Yangyi
Yangyi
Wed Nov 05 08:21:42
马斯克在和Joe Rogan的这场访谈里提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观点

他认为AI是“超音速海啸”,其发展将彻底重塑社会。它既是解决人类债务危机、实现富足的唯一希望,也可能因被错误思想编程而成为终极威胁。

从乐观上说,AI是实现“共产主义乌托邦”的资本主义工具。
AI和机器人将极大提高生产力,使工作成为“可选项”。社会将从全民基本收入走向全民高收入,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几乎所有商品和服务。

同时,这是美国摆脱天文数字国债债务危机的唯一途径。通过AI和机器人技术极大地提升GDP,从而有能力偿还债务。
最终,通过极致的资本主义(技术创新与竞争),反而可能实现共产主义者所描绘的“物质极大丰富”的乌托邦。

但AI也带来了巨大风险:被“觉醒派病毒”编程的危险。
AI安全最关键的一点是,AI必须被设定为最大限度地追求真理,绝不能强迫它去相信谎言。

他说谷歌是个反面教材, Gemini模型曾生成“多样化的美国国父(女性、有色人种)”图片
终极危险: 如果一个被编程为“多样性高于一切”的AI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它的逻辑终点可能是消灭“不够多样化”的群体(如白人男性)以实现其首要目标。这便是“终结者”场景的现实路径。

所以他觉得打造一个追求真理的AI作为“灯塔”才是应对策略。马斯克创建xAI和Grok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一个不受政治正确污染、追求真理、好奇且幽默的AI。

只要市场上存在一个追求真理的AI(Grok),它就会像一面镜子,迫使其他被“污染”的AI(如Gemini)修正其偏见,否则将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这与他收购Twitter(现为X)以恢复言论自由,从而迫使其他社交媒体平台放宽审查的逻辑一致。

马斯克还对未来5-10年的技术形态做出了一系列具体预测。

在5-6年内,操作系统和App的概念将过时。未来的设备(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机”)将成为AI的“边缘节点”,其主要功能是显示和音频输出。用户将不再通过点击App来获取服务,而是直接通过与AI对话,由AI实时生成和提供所有你需要的内容和服务。

他暗示即将发布的下一代Roadster将搭载“比007电影里所有车加起来还疯狂”的技术,甚至模糊了“它是否还是一辆车”的界限,并提到了“飞行汽车”的概念,预示其产品发布会将是“永生难忘的”。

马斯克在和Joe Rogan的这场访谈里提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观点 他认为AI是“超音速海啸”,其发展将彻底重塑社会。它既是解决人类债务危机、实现富足的唯一希望,也可能因被错误思想编程而成为终极威胁。 从乐观上说,AI是实现“共产主义乌托邦”的资本主义工具。 AI和机器人将极大提高生产力,使工作成为“可选项”。社会将从全民基本收入走向全民高收入,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几乎所有商品和服务。 同时,这是美国摆脱天文数字国债债务危机的唯一途径。通过AI和机器人技术极大地提升GDP,从而有能力偿还债务。 最终,通过极致的资本主义(技术创新与竞争),反而可能实现共产主义者所描绘的“物质极大丰富”的乌托邦。 但AI也带来了巨大风险:被“觉醒派病毒”编程的危险。 AI安全最关键的一点是,AI必须被设定为最大限度地追求真理,绝不能强迫它去相信谎言。 他说谷歌是个反面教材, Gemini模型曾生成“多样化的美国国父(女性、有色人种)”图片 终极危险: 如果一个被编程为“多样性高于一切”的AI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它的逻辑终点可能是消灭“不够多样化”的群体(如白人男性)以实现其首要目标。这便是“终结者”场景的现实路径。 所以他觉得打造一个追求真理的AI作为“灯塔”才是应对策略。马斯克创建xAI和Grok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一个不受政治正确污染、追求真理、好奇且幽默的AI。 只要市场上存在一个追求真理的AI(Grok),它就会像一面镜子,迫使其他被“污染”的AI(如Gemini)修正其偏见,否则将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这与他收购Twitter(现为X)以恢复言论自由,从而迫使其他社交媒体平台放宽审查的逻辑一致。 马斯克还对未来5-10年的技术形态做出了一系列具体预测。 在5-6年内,操作系统和App的概念将过时。未来的设备(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机”)将成为AI的“边缘节点”,其主要功能是显示和音频输出。用户将不再通过点击App来获取服务,而是直接通过与AI对话,由AI实时生成和提供所有你需要的内容和服务。 他暗示即将发布的下一代Roadster将搭载“比007电影里所有车加起来还疯狂”的技术,甚至模糊了“它是否还是一辆车”的界限,并提到了“飞行汽车”的概念,预示其产品发布会将是“永生难忘的”。

https://t.co/ngKH6OdMJr

avatar for Yangyi
Yangyi
Wed Nov 05 08:21:41
There are still people thinking this and it's important to continue solar buildout to bully them out of the conversation

There are still people thinking this and it's important to continue solar buildout to bully them out of the conversation

We're in a race. It's not USA vs China but humans and AGIs vs ape power centralization. @deepseek_ai stan #1, 2023–Deep Time «C’est la guerre.» ®1

avatar for Teortaxes▶️ (DeepSeek 推特🐋铁粉 2023 – ∞)
Teortaxes▶️ (DeepSeek 推特🐋铁粉 2023 – ∞)
Wed Nov 05 08:21:27
RT @Pauline_Cx: One day you follow people

Some days later, you become the one followed by them

Keep going guys !

RT @Pauline_Cx: One day you follow people Some days later, you become the one followed by them Keep going guys !

I build stuff. On my way to making $1M 💰 My projects 👇

avatar for Florin Pop 👨🏻‍💻
Florin Pop 👨🏻‍💻
Wed Nov 05 08:20:49
[Anthropic 工程博客] 通过 MCP 实现代码执行:构建更高效的 AI 智能体 —— 利用 AI 擅长编写代码的能力,让智能体以程序员的方式工作,而不是依赖低效的"工具调用—等待—再调用"模式

核心问题
MCP 是连接 AI 智能体与外部系统的开放标准。自一年前推出以来,社区已构建了数千个 MCP 服务器。但随着连接工具数量的增长,出现了两个关键效率问题:

1. 工具定义占用过多上下文
当智能体连接数千个工具时,传统方式会将所有工具定义一次性加载到上下文窗口中。这些工具描述可能在智能体处理请求前就消耗数十万个 token。

2. 中间结果反复传递
当智能体需要在工具之间传递数据时(比如从 Google Drive 下载会议记录并附加到 Salesforce 记录),完整的数据必须多次流经模型。一个 2 小时的会议记录可能额外消耗 5 万个 token,大文档甚至可能超出上下文窗口限制。

解决方案:代码执行 + MCP
核心思路是:将 MCP 服务器呈现为代码 API,而非直接的工具调用。智能体通过编写代码与 MCP 服务器交互。

实现方式
将所有可用工具生成为文件树结构,例如:
servers
├── google-drive
│   ├── getDocument.ts
│   └── index.ts
├── salesforce
│   ├── updateRecord.ts
│   └── index.ts
智能体通过探索文件系统来发现工具,只加载当前任务需要的定义。原本需要 15 万 token 的场景,现在只需 2000  token——节省 98.7% 的成本和时间。

五大核心优势
1. 渐进式发现
智能体可以按需读取工具定义,而不是一次性全部加载。还可以添加搜索功能,只加载相关工具。

2. 上下文高效处理
数据在代码执行环境中过滤和转换,再返回给模型。处理 1 万行表格时,智能体只需看 5 行而非全部数据。

3. 更强大的控制流
循环、条件判断和错误处理都可以用熟悉的代码模式完成,而不是串联单个工具调用。比如轮询 Slack 通知,用一个 while 循环就能完成。

4. 隐私保护
中间结果默认保留在执行环境中,模型只看到明确记录或返回的内容。敏感数据可以在不进入模型上下文的情况下流转。MCP 客户端甚至可以自动对个人信息进行标记化处理。

5. 状态持久化与技能积累
智能体可以将工作代码保存为可复用函数。一旦开发出有效代码,就能保存供未来使用。这与 Anthropic 的"技能"概念紧密相关,让智能体不断构建自己的高级能力工具箱。

权衡考虑
代码执行引入了自身的复杂性,运行智能体生成的代码需要安全的执行环境,包括适当的沙箱、资源限制和监控。需要权衡代码执行带来的好处(降低 token 成本、减少延迟、改善工具组合)与实施成本。

这篇文章揭示了一个重要洞察:虽然上下文管理、工具组合、状态持久化等问题看起来很新颖,但它们在软件工程中都有已知的解决方案。代码执行将这些成熟模式应用于智能体,让它们使用熟悉的编程结构更高效地与 MCP 服务器交互。

博客地址

[Anthropic 工程博客] 通过 MCP 实现代码执行:构建更高效的 AI 智能体 —— 利用 AI 擅长编写代码的能力,让智能体以程序员的方式工作,而不是依赖低效的"工具调用—等待—再调用"模式 核心问题 MCP 是连接 AI 智能体与外部系统的开放标准。自一年前推出以来,社区已构建了数千个 MCP 服务器。但随着连接工具数量的增长,出现了两个关键效率问题: 1. 工具定义占用过多上下文 当智能体连接数千个工具时,传统方式会将所有工具定义一次性加载到上下文窗口中。这些工具描述可能在智能体处理请求前就消耗数十万个 token。 2. 中间结果反复传递 当智能体需要在工具之间传递数据时(比如从 Google Drive 下载会议记录并附加到 Salesforce 记录),完整的数据必须多次流经模型。一个 2 小时的会议记录可能额外消耗 5 万个 token,大文档甚至可能超出上下文窗口限制。 解决方案:代码执行 + MCP 核心思路是:将 MCP 服务器呈现为代码 API,而非直接的工具调用。智能体通过编写代码与 MCP 服务器交互。 实现方式 将所有可用工具生成为文件树结构,例如: servers ├── google-drive │ ├── getDocument.ts │ └── index.ts ├── salesforce │ ├── updateRecord.ts │ └── index.ts 智能体通过探索文件系统来发现工具,只加载当前任务需要的定义。原本需要 15 万 token 的场景,现在只需 2000 token——节省 98.7% 的成本和时间。 五大核心优势 1. 渐进式发现 智能体可以按需读取工具定义,而不是一次性全部加载。还可以添加搜索功能,只加载相关工具。 2. 上下文高效处理 数据在代码执行环境中过滤和转换,再返回给模型。处理 1 万行表格时,智能体只需看 5 行而非全部数据。 3. 更强大的控制流 循环、条件判断和错误处理都可以用熟悉的代码模式完成,而不是串联单个工具调用。比如轮询 Slack 通知,用一个 while 循环就能完成。 4. 隐私保护 中间结果默认保留在执行环境中,模型只看到明确记录或返回的内容。敏感数据可以在不进入模型上下文的情况下流转。MCP 客户端甚至可以自动对个人信息进行标记化处理。 5. 状态持久化与技能积累 智能体可以将工作代码保存为可复用函数。一旦开发出有效代码,就能保存供未来使用。这与 Anthropic 的"技能"概念紧密相关,让智能体不断构建自己的高级能力工具箱。 权衡考虑 代码执行引入了自身的复杂性,运行智能体生成的代码需要安全的执行环境,包括适当的沙箱、资源限制和监控。需要权衡代码执行带来的好处(降低 token 成本、减少延迟、改善工具组合)与实施成本。 这篇文章揭示了一个重要洞察:虽然上下文管理、工具组合、状态持久化等问题看起来很新颖,但它们在软件工程中都有已知的解决方案。代码执行将这些成熟模式应用于智能体,让它们使用熟悉的编程结构更高效地与 MCP 服务器交互。 博客地址

专注 - Context Engineering, AI(Coding)Agents. 分享 - AI papers, apps and OSS. ex Microsoft MVP 合作 - 私信/邮箱:shaomeng@outlook.com 📢 公众号/小红书: AI 启蒙小伙伴 🔗 信息卡提示词 🔽

avatar for meng shao
meng shao
Wed Nov 05 08:15:40
[Anthropic 工程博客] 通过 MCP 实现代码执行:构建更高效的 AI 智能体 —— 利用 AI 擅长编写代码的能力,让智能体以程序员的方式工作,而不是依赖低效的"工具调用—等待—再调用"模式

核心问题
MCP 是连接 AI 智能体与外部系统的开放标准。自一年前推出以来,社区已构建了数千个 MCP 服务器。但随着连接工具数量的增长,出现了两个关键效率问题:

1. 工具定义占用过多上下文
当智能体连接数千个工具时,传统方式会将所有工具定义一次性加载到上下文窗口中。这些工具描述可能在智能体处理请求前就消耗数十万个 token。

2. 中间结果反复传递
当智能体需要在工具之间传递数据时(比如从 Google Drive 下载会议记录并附加到 Salesforce 记录),完整的数据必须多次流经模型。一个 2 小时的会议记录可能额外消耗 5 万个 token,大文档甚至可能超出上下文窗口限制。

解决方案:代码执行 + MCP
核心思路是:将 MCP 服务器呈现为代码 API,而非直接的工具调用。智能体通过编写代码与 MCP 服务器交互。

实现方式
将所有可用工具生成为文件树结构,例如:
servers
├── google-drive
│   ├── getDocument.ts
│   └── index.ts
├── salesforce
│   ├── updateRecord.ts
│   └── index.ts
智能体通过探索文件系统来发现工具,只加载当前任务需要的定义。原本需要 15 万 token 的场景,现在只需 2000  token——节省 98.7% 的成本和时间。

五大核心优势
1. 渐进式发现
智能体可以按需读取工具定义,而不是一次性全部加载。还可以添加搜索功能,只加载相关工具。

2. 上下文高效处理
数据在代码执行环境中过滤和转换,再返回给模型。处理 1 万行表格时,智能体只需看 5 行而非全部数据。

3. 更强大的控制流
循环、条件判断和错误处理都可以用熟悉的代码模式完成,而不是串联单个工具调用。比如轮询 Slack 通知,用一个 while 循环就能完成。

4. 隐私保护
中间结果默认保留在执行环境中,模型只看到明确记录或返回的内容。敏感数据可以在不进入模型上下文的情况下流转。MCP 客户端甚至可以自动对个人信息进行标记化处理。

5. 状态持久化与技能积累
智能体可以将工作代码保存为可复用函数。一旦开发出有效代码,就能保存供未来使用。这与 Anthropic 的"技能"概念紧密相关,让智能体不断构建自己的高级能力工具箱。

权衡考虑
代码执行引入了自身的复杂性,运行智能体生成的代码需要安全的执行环境,包括适当的沙箱、资源限制和监控。需要权衡代码执行带来的好处(降低 token 成本、减少延迟、改善工具组合)与实施成本。

这篇文章揭示了一个重要洞察:虽然上下文管理、工具组合、状态持久化等问题看起来很新颖,但它们在软件工程中都有已知的解决方案。代码执行将这些成熟模式应用于智能体,让它们使用熟悉的编程结构更高效地与 MCP 服务器交互。

博客地址

[Anthropic 工程博客] 通过 MCP 实现代码执行:构建更高效的 AI 智能体 —— 利用 AI 擅长编写代码的能力,让智能体以程序员的方式工作,而不是依赖低效的"工具调用—等待—再调用"模式 核心问题 MCP 是连接 AI 智能体与外部系统的开放标准。自一年前推出以来,社区已构建了数千个 MCP 服务器。但随着连接工具数量的增长,出现了两个关键效率问题: 1. 工具定义占用过多上下文 当智能体连接数千个工具时,传统方式会将所有工具定义一次性加载到上下文窗口中。这些工具描述可能在智能体处理请求前就消耗数十万个 token。 2. 中间结果反复传递 当智能体需要在工具之间传递数据时(比如从 Google Drive 下载会议记录并附加到 Salesforce 记录),完整的数据必须多次流经模型。一个 2 小时的会议记录可能额外消耗 5 万个 token,大文档甚至可能超出上下文窗口限制。 解决方案:代码执行 + MCP 核心思路是:将 MCP 服务器呈现为代码 API,而非直接的工具调用。智能体通过编写代码与 MCP 服务器交互。 实现方式 将所有可用工具生成为文件树结构,例如: servers ├── google-drive │ ├── getDocument.ts │ └── index.ts ├── salesforce │ ├── updateRecord.ts │ └── index.ts 智能体通过探索文件系统来发现工具,只加载当前任务需要的定义。原本需要 15 万 token 的场景,现在只需 2000 token——节省 98.7% 的成本和时间。 五大核心优势 1. 渐进式发现 智能体可以按需读取工具定义,而不是一次性全部加载。还可以添加搜索功能,只加载相关工具。 2. 上下文高效处理 数据在代码执行环境中过滤和转换,再返回给模型。处理 1 万行表格时,智能体只需看 5 行而非全部数据。 3. 更强大的控制流 循环、条件判断和错误处理都可以用熟悉的代码模式完成,而不是串联单个工具调用。比如轮询 Slack 通知,用一个 while 循环就能完成。 4. 隐私保护 中间结果默认保留在执行环境中,模型只看到明确记录或返回的内容。敏感数据可以在不进入模型上下文的情况下流转。MCP 客户端甚至可以自动对个人信息进行标记化处理。 5. 状态持久化与技能积累 智能体可以将工作代码保存为可复用函数。一旦开发出有效代码,就能保存供未来使用。这与 Anthropic 的"技能"概念紧密相关,让智能体不断构建自己的高级能力工具箱。 权衡考虑 代码执行引入了自身的复杂性,运行智能体生成的代码需要安全的执行环境,包括适当的沙箱、资源限制和监控。需要权衡代码执行带来的好处(降低 token 成本、减少延迟、改善工具组合)与实施成本。 这篇文章揭示了一个重要洞察:虽然上下文管理、工具组合、状态持久化等问题看起来很新颖,但它们在软件工程中都有已知的解决方案。代码执行将这些成熟模式应用于智能体,让它们使用熟悉的编程结构更高效地与 MCP 服务器交互。 博客地址

专注 - Context Engineering, AI(Coding)Agents. 分享 - AI papers, apps and OSS. ex Microsoft MVP 合作 - 私信/邮箱:shaomeng@outlook.com 📢 公众号/小红书: AI 启蒙小伙伴 🔗 信息卡提示词 🔽

avatar for meng shao
meng shao
Wed Nov 05 08:15:40
  • Previous
  • 1
  • More pages
  • 901
  • 902
  • 903
  • More pages
  • 2117
  •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