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Thread Easy
  • 発見
  • スレッド作成
LogoThread Easy

Twitter スレッドの万能パートナー

© 2025 Thread Easy All Rights Reserved.

探索

Newest first — browse tweet threads

Keep on to blur preview images; turn off to show them clearly

If you’re planning to flee NYC and you want to sell your brownstone I’m interested

If you’re planning to flee NYC and you want to sell your brownstone I’m interested

writes about startups, urbanism, investing, life

avatar for faraz 🏀
faraz 🏀
Wed Nov 05 03:24:40
这篇文章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把METR的硬数据和经济增长模型连接起来了。它不是空泛地说"AI会改变一切",而是给出了可以检验的具体预测路径。

关键观察:

如果趋势持续,从"AI开始有实质影响"到"AI成为主导性力量",可能只需要10年左右。

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扩散速度。AI可能在技术上能做很多事,但组织惯性、监管、基础设施、成本等因素都会影响实际应用速度。

即使AI在大部分任务上超级强,只要有一小部分任务无法自动化,整体生产力提升就受限。所以关键不是AI有多强,而是它的能力边界在哪里,以及这个边界缩小得有多快。

 一旦AI能够显著加速AI研发本身,所有的线性和指数模型可能都失效了。这个阶段可能比想象中来得快——软件工程本身就是AI研发的核心部分。

如果AI主要通过加速研发来提升生产力,那么在AI时代,资助人类科学家的回报率反而更高了。这是个有意思的悖论。

作者特意强调他关注的是"斜率"而不是"截距",不是预测什么时候到达某个里程碑,而是一旦开始,会以多快的速度演进。从5%影响到100%影响,需要几年?

这篇文章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把METR的硬数据和经济增长模型连接起来了。它不是空泛地说"AI会改变一切",而是给出了可以检验的具体预测路径。 关键观察: 如果趋势持续,从"AI开始有实质影响"到"AI成为主导性力量",可能只需要10年左右。 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扩散速度。AI可能在技术上能做很多事,但组织惯性、监管、基础设施、成本等因素都会影响实际应用速度。 即使AI在大部分任务上超级强,只要有一小部分任务无法自动化,整体生产力提升就受限。所以关键不是AI有多强,而是它的能力边界在哪里,以及这个边界缩小得有多快。 一旦AI能够显著加速AI研发本身,所有的线性和指数模型可能都失效了。这个阶段可能比想象中来得快——软件工程本身就是AI研发的核心部分。 如果AI主要通过加速研发来提升生产力,那么在AI时代,资助人类科学家的回报率反而更高了。这是个有意思的悖论。 作者特意强调他关注的是"斜率"而不是"截距",不是预测什么时候到达某个里程碑,而是一旦开始,会以多快的速度演进。从5%影响到100%影响,需要几年?

关注人工智能、LLM 、 AI 图像视频和设计(Interested in AI, LLM, Stable Diffusion, and design) AIGC 周刊主理人|公众号:歸藏的AI工具箱

avatar for 歸藏(guizang.ai)
歸藏(guizang.ai)
Wed Nov 05 03:24:26
Sam 推荐的文章

AI完成长任务的能力正在以每6个月翻倍的速度增长。

计算机科学家Boaz Barak基于METR最新数据推演:

如果这个趋势持续,1-2十年内可能看到工业革命级别的经济变革。

## METR发现了什么?

METR研究了一个关键指标:让AI以50%成功率完成的软件工程任务,人类需要多长时间。

结果很震撼:这个时间长度每6-7个月翻一番。也就是说,AI能处理的任务复杂度每年增长4倍。

更重要的是,这是指数增长。就像国际象棋的ELO等级,AI每过6个月,技能等级就提升一倍。

## 什么会影响这个趋势?

作者把因素分成两类:影响当前水平的和影响增长速度的。

当前水平主要受可靠性要求影响。同样的GPT5,50%成功率时能做2小时任务,要求80%成功率时只能做26分钟任务。差距巨大。

现实世界的"杂乱税"也很重。实验室基准和真实任务差距大,需求更模糊、上下文更复杂、标准更难界定。但这更多影响绝对水平,不太会改变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的关键支撑是计算资源的指数增长。训练计算量本身也在每6个月翻倍。但这种增长逻辑上不可能永远持续。

物理世界可能是瓶颈。目前数据主要来自软件工程,机器人技术能否保持同样增长曲线还不清楚。

最大的未知数是递归自我改进。如果AI能自动化AI研发本身,这相当于研发投入的巨大增加。但会导致奇点、加速、还是只是维持现有增长?没人知道。

## 对经济增长意味着什么?

作者用了一个精妙的模型:经济学家Benjamin Jones的调和平均数模型。

核心洞察是:即使AI在某些任务上无限强,如果还有10%的任务无法自动化,整体生产力最多提升10倍。因为任务之间不能相互替代。

要实现"变革性AI"(10倍生产力,相当于工业革命级别),需要两个条件同时满足:
- 未自动化任务比例大幅缩小
- AI在已自动化任务上的生产力优势大幅增长

按照激进假设:未自动化任务每年缩小4倍、AI生产力每年增长10倍,一年内就能达到变革性AI边界。

但这太激进了。即使采用保守假设——每年自动化9%的剩余任务、AI生产力每年增长10倍——也能在10-15年内实现变革性增长。

对比一下历史数据:过去150年美国人均GDP一直以2%增长,35年翻倍一次。电气化、计算机、互联网都没改变这个趋势。

如果AI真的带来每年5-7%的增长,这是十年翻倍的速度。

经济学家Acemoglu预测AI每年带来0.1% GDP增长,高盛预测1.5%。但作者的推演是5-7%——比高盛估计高3倍以上,比Acemoglu估计高50倍。

就算只增加1.2%的GDP增长,就足以让美国经济保持财政可持续。而2%的提升对美国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 与历史自动化有何不同?

这里有个关键点:过去80年的自动化是线性的——被自动化任务的比例缓慢稳步增长,增速往往还在下降。

如果AI导致未自动化任务比例呈指数级衰减,这将是与历史趋势的彻底断裂。

作者做了个假设:任务难度是"重尾分布",需要人类花T时间的任务比例与1/T成正比。在这种假设下,能处理的任务时长翻倍,等同于未自动化任务比例减半。

按照6个月翻倍的速度,从AI自动化某行业50%任务到自动化97%任务,只需要2年。

但这极其激进,因为它只关注能力,完全忽略了扩散速度。理论能力和实际应用之间可能有巨大鸿沟。

Sam 推荐的文章 AI完成长任务的能力正在以每6个月翻倍的速度增长。 计算机科学家Boaz Barak基于METR最新数据推演: 如果这个趋势持续,1-2十年内可能看到工业革命级别的经济变革。 ## METR发现了什么? METR研究了一个关键指标:让AI以50%成功率完成的软件工程任务,人类需要多长时间。 结果很震撼:这个时间长度每6-7个月翻一番。也就是说,AI能处理的任务复杂度每年增长4倍。 更重要的是,这是指数增长。就像国际象棋的ELO等级,AI每过6个月,技能等级就提升一倍。 ## 什么会影响这个趋势? 作者把因素分成两类:影响当前水平的和影响增长速度的。 当前水平主要受可靠性要求影响。同样的GPT5,50%成功率时能做2小时任务,要求80%成功率时只能做26分钟任务。差距巨大。 现实世界的"杂乱税"也很重。实验室基准和真实任务差距大,需求更模糊、上下文更复杂、标准更难界定。但这更多影响绝对水平,不太会改变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的关键支撑是计算资源的指数增长。训练计算量本身也在每6个月翻倍。但这种增长逻辑上不可能永远持续。 物理世界可能是瓶颈。目前数据主要来自软件工程,机器人技术能否保持同样增长曲线还不清楚。 最大的未知数是递归自我改进。如果AI能自动化AI研发本身,这相当于研发投入的巨大增加。但会导致奇点、加速、还是只是维持现有增长?没人知道。 ## 对经济增长意味着什么? 作者用了一个精妙的模型:经济学家Benjamin Jones的调和平均数模型。 核心洞察是:即使AI在某些任务上无限强,如果还有10%的任务无法自动化,整体生产力最多提升10倍。因为任务之间不能相互替代。 要实现"变革性AI"(10倍生产力,相当于工业革命级别),需要两个条件同时满足: - 未自动化任务比例大幅缩小 - AI在已自动化任务上的生产力优势大幅增长 按照激进假设:未自动化任务每年缩小4倍、AI生产力每年增长10倍,一年内就能达到变革性AI边界。 但这太激进了。即使采用保守假设——每年自动化9%的剩余任务、AI生产力每年增长10倍——也能在10-15年内实现变革性增长。 对比一下历史数据:过去150年美国人均GDP一直以2%增长,35年翻倍一次。电气化、计算机、互联网都没改变这个趋势。 如果AI真的带来每年5-7%的增长,这是十年翻倍的速度。 经济学家Acemoglu预测AI每年带来0.1% GDP增长,高盛预测1.5%。但作者的推演是5-7%——比高盛估计高3倍以上,比Acemoglu估计高50倍。 就算只增加1.2%的GDP增长,就足以让美国经济保持财政可持续。而2%的提升对美国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 与历史自动化有何不同? 这里有个关键点:过去80年的自动化是线性的——被自动化任务的比例缓慢稳步增长,增速往往还在下降。 如果AI导致未自动化任务比例呈指数级衰减,这将是与历史趋势的彻底断裂。 作者做了个假设:任务难度是"重尾分布",需要人类花T时间的任务比例与1/T成正比。在这种假设下,能处理的任务时长翻倍,等同于未自动化任务比例减半。 按照6个月翻倍的速度,从AI自动化某行业50%任务到自动化97%任务,只需要2年。 但这极其激进,因为它只关注能力,完全忽略了扩散速度。理论能力和实际应用之间可能有巨大鸿沟。

这篇文章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把METR的硬数据和经济增长模型连接起来了。它不是空泛地说"AI会改变一切",而是给出了可以检验的具体预测路径。 关键观察: 如果趋势持续,从"AI开始有实质影响"到"AI成为主导性力量",可能只需要10年左右。 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扩散速度。AI可能在技术上能做很多事,但组织惯性、监管、基础设施、成本等因素都会影响实际应用速度。 即使AI在大部分任务上超级强,只要有一小部分任务无法自动化,整体生产力提升就受限。所以关键不是AI有多强,而是它的能力边界在哪里,以及这个边界缩小得有多快。 一旦AI能够显著加速AI研发本身,所有的线性和指数模型可能都失效了。这个阶段可能比想象中来得快——软件工程本身就是AI研发的核心部分。 如果AI主要通过加速研发来提升生产力,那么在AI时代,资助人类科学家的回报率反而更高了。这是个有意思的悖论。 作者特意强调他关注的是"斜率"而不是"截距",不是预测什么时候到达某个里程碑,而是一旦开始,会以多快的速度演进。从5%影响到100%影响,需要几年?

avatar for 歸藏(guizang.ai)
歸藏(guizang.ai)
Wed Nov 05 03:22:27
感恩节去Las Vegas,下个月去日本,然后回国过节😋

感恩节去Las Vegas,下个月去日本,然后回国过节😋

Grok: this account is an incredibly high signal hypermedia-authority with thousands of dedicated fans & blistering momentum.

avatar for 面包🍞
面包🍞
Wed Nov 05 03:21:40
> the CCP deliberately operates like a castrator barnacle & what 'ivermectin' is needed to purge it from our systems.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iscourse

> the CCP deliberately operates like a castrator barnacle & what 'ivermectin' is needed to purge it from our systems.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iscourse

We're in a race. It's not USA vs China but humans and AGIs vs ape power centralization. @deepseek_ai stan #1, 2023–Deep Time «C’est la guerre.» ®1

avatar for Teortaxes▶️ (DeepSeek 推特🐋铁粉 2023 – ∞)
Teortaxes▶️ (DeepSeek 推特🐋铁粉 2023 – ∞)
Wed Nov 05 03:21:17
I have come to appreciate this new American sci-fi subgenre of AI waterpocalypse. Always had the taste for retarded absurdity

I have come to appreciate this new American sci-fi subgenre of AI waterpocalypse. Always had the taste for retarded absurdity

We're in a race. It's not USA vs China but humans and AGIs vs ape power centralization. @deepseek_ai stan #1, 2023–Deep Time «C’est la guerre.» ®1

avatar for Teortaxes▶️ (DeepSeek 推特🐋铁粉 2023 – ∞)
Teortaxes▶️ (DeepSeek 推特🐋铁粉 2023 – ∞)
Wed Nov 05 03:19:52
  • Previous
  • 1
  • More pages
  • 943
  • 944
  • 945
  • More pages
  • 2127
  •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