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Thread Easy
  • Explorar
  • Componer hilo
LogoThread Easy

Tu compañero integral para hilos de Twitter

© 2025 Thread Easy All Rights Reserved.

Explorar

Newest first — browse tweet threads

Keep on to blur preview images; turn off to show them clearly

Anthropic正在开发一个用户访谈工具!
用来了解人们在如何使用AI工具
这个工具应该能为AI公司带来更多用户洞察

我觉得每个Agent产品在onboarding时,都应该通过这样一种访谈,去捕捉用户需求意图

但难就难在,大部分用户说不清楚自己要什么
所以要设计有意义的引导问题进行互动与挖掘

Agent和以往最大不同的地方在于,信息有了回路交互
过往我们只能从用户的session中获得静态信息进行分析
但有Agent之后,我们有了触发器去主动激活与挖掘
信息通过互动,形成了动态的

这种范式变化是所有Agent产品都应该关注的最大的不同

Anthropic正在开发一个用户访谈工具! 用来了解人们在如何使用AI工具 这个工具应该能为AI公司带来更多用户洞察 我觉得每个Agent产品在onboarding时,都应该通过这样一种访谈,去捕捉用户需求意图 但难就难在,大部分用户说不清楚自己要什么 所以要设计有意义的引导问题进行互动与挖掘 Agent和以往最大不同的地方在于,信息有了回路交互 过往我们只能从用户的session中获得静态信息进行分析 但有Agent之后,我们有了触发器去主动激活与挖掘 信息通过互动,形成了动态的 这种范式变化是所有Agent产品都应该关注的最大的不同

Believing is seeing

avatar for Yangyi
Yangyi
Sat Nov 08 03:10:57
用 AI 写的两篇文章被微信公众号推荐后居然还带来了广告收入,看来后面可以花点时间运营了。

顺带讲一下,我已经把最近 2 年多分享的工具信息维护到微信公众号知识库里边了,有兴趣的来问问。

用 AI 写的两篇文章被微信公众号推荐后居然还带来了广告收入,看来后面可以花点时间运营了。 顺带讲一下,我已经把最近 2 年多分享的工具信息维护到微信公众号知识库里边了,有兴趣的来问问。

前端切图仔🧑🏻‍💻,后端三脚猫🤷🏻‍♂️,运维挖坑人🤦🏻‍♂️,AI 门外汉🧐。 开源: ⚡ https://t.co/wk0K4h9gd5 玩具: 📮 https://t.co/VTi1aFKE2y 🧰 https://t.co/cRxrFndEFH 我在使用的工具: 🛠:https://t.co/47QLYWyxJA

avatar for 面条
面条
Sat Nov 08 03:08:56
RT @jiqizhixin: Sakana AI is building artificial life and they can evolve!

Petri Dish Neural Cellular Automata (PD-NCA) let multiple NCA a…

RT @jiqizhixin: Sakana AI is building artificial life and they can evolve! Petri Dish Neural Cellular Automata (PD-NCA) let multiple NCA a…

Building @SakanaAILabs 🧠

avatar for hardmaru
hardmaru
Sat Nov 08 03:08:47
AiDHD: AI + ADHD -- AI 时代的注意力分散问题

@jshchnz 分享了自己的公司被 @Sentry 收购后,利用空闲时间进行的几个个人项目开发经历。这些项目多依赖 AI 工具(如 Claude Code)实现快速原型构建,他称之为 "vibe coding"。文章客观反思了 AI 工具带来的便利与挑战,强调在快速迭代时代保持专注的重要性。

背景与动机
作者 Josh 提到,他的公司 Emerge Tools 6 个月前被 Sentry 收购后,他首次获得自由时间。在此之前,创业生活耗费了其全部精力。现在,他转向 "hardcore vibing",重新享受为乐趣而构建项目的过程。文章回顾了 6 个月内完成的多个项目,这些项目多源于突发灵感,利用公开 API 和 AI 工具快速实现。作者强调,AI 降低了构建门槛,让非专业开发者也能轻松上手,但也加剧了项目切换的频率。

项目概述
作者详细列出了 8 个项目,每个包括简要描述、技术栈、代码量、耗时和现状。这些项目从信息聚合到娱乐工具,再到 AI 增强应用,展示了 AI 在创意开发中的应用。以下是关键项目解读:

· Catchup (2025 年 5 月):利用 Wikipedia API 的新闻聚合工具。核心功能是通过 AI 分析 Wikipedia 页面浏览量激增的文章,并解释原因(如突发事件)。作者尝试解决重复事件主导结果的问题,但最终因类似产品(如 Particle News)出现而搁置。演示视频显示,用户可与 Wikipedia 页面 "对话"。代码约 2k 行,耗时 40 小时,使用 Claude Code 等工具。现状:仅限朋友和家人测试。

· Dinner Party (2025 年 5 月):一款 iOS App,让用户与历史名人 "对话"。技术上,它包装了 OpenAI API,并注入 Wikipedia 页面作为上下文。作者视其为有趣但缺乏创新的项目,未进一步推广。代码约 7k 行,耗时 30 小时。现状: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约 100 次下载。

· BuffettAI (2025 年 6 月):一个自主交易智能体(AI agent),受 MCP 启发。用户输入投资理念,系统分析市场数据、新闻和财务指标(如 P/E 比率),提出交易建议。作者计划让不同智能体相互竞争,但未实现真金白银交易。代码约 5k 行,耗时 8 小时,使用 Alpaca API。现状:仅本地运行。

· HN Slop (2025 年 6 月):基于 Hacker News (HN) 前页内容的 AI 生成工具。刮取 top 50 帖子,生成荒诞的创业想法(如 "SwearySkyscraper":用个性化脏话稳定地震中的摩天大楼)。还包括评论生成和用户投票 leaderboard。代码约 5k 行,耗时 8 小时。现状:上线后登上 HN 首页,峰值生成 30k 个想法。

· Claudius (2025 年 7 月):一个图形化界面工具,让非工程师也能使用 Claude Code 创建智能体。核心功能包括自然语言转软件、无终端操作。开发中,作者使用自身工具构建,代码从 SwiftUI 迁移部分到 AppKit 以优化性能。最终因复杂度高而转向 Conductor 等替代品。代码约 50k 行,耗时 100 小时。现状:私有 beta 测试。

· Rate My Prompt (2025 年 8 月):一个提示词评测平台。用户提交提示词,AI 模型(如 Claude、OpenAI)和社区评分(1-10 分)。源于 "prompt enhancements" 概念,即附加文本提升提示效果(如 "Ultrashink")。代码约 5k 行,耗时 20 小时。现状:上线,约 10k 页面浏览。

· Fuck Up My Site (2025 年 8 月):Sentry Hack Week 项目,一个网页 "破坏" 工具。输入 URL 后应用混乱效果,如燃烧光标、Comic Sans 字体或逃跑按钮。纯娱乐向。代码约 7k 行,耗时 8 小时,使用 Puppeteer。现状:上线,登上 HN 首页,约 20k 页面浏览。

· Promptlet (2025 年 10 月):一个 macOS 工具,提供命令面板和快捷键,增强 AI 提示词工作流。可在任何文本字段中使用(如 ChatGPT)。解决了分发 macOS App 的痛点(如 Sparkle 更新)。代码约 13k 行,耗时 20 小时。现状:上线,约 100 次打开。

这些项目多为 "vibe coded"(95-100%),工具栈包括 Claude Code、Supabase、Sentry、Posthog 等。作者强调,AI 让项目从 idea 到 MVP 只需数小时,但多数未商业化。

反思与结论
文章结尾,作者反思这 6 个月的经历,戏称自己有 "AiDHD":AI 使 MVP 构建更容易(过去需数月,现在几小时),但也放大分心问题——新功能总感觉触手可及,导致特征膨胀和项目切换。关键洞见包括:
· AI 未改变核心:产品仍需满足用户需求。随着选项增多,获取用户将更难。
· 快速失败的价值:AI 加速验证想法,避免长期投入无效项目。
· "Vibe coding" 的乐趣:作者认为,这种随意编码方式被低估,它带来纯粹的创造喜悦,而非 "vibe engineering" 那样乏味。

文章地址

AiDHD: AI + ADHD -- AI 时代的注意力分散问题 @jshchnz 分享了自己的公司被 @Sentry 收购后,利用空闲时间进行的几个个人项目开发经历。这些项目多依赖 AI 工具(如 Claude Code)实现快速原型构建,他称之为 "vibe coding"。文章客观反思了 AI 工具带来的便利与挑战,强调在快速迭代时代保持专注的重要性。 背景与动机 作者 Josh 提到,他的公司 Emerge Tools 6 个月前被 Sentry 收购后,他首次获得自由时间。在此之前,创业生活耗费了其全部精力。现在,他转向 "hardcore vibing",重新享受为乐趣而构建项目的过程。文章回顾了 6 个月内完成的多个项目,这些项目多源于突发灵感,利用公开 API 和 AI 工具快速实现。作者强调,AI 降低了构建门槛,让非专业开发者也能轻松上手,但也加剧了项目切换的频率。 项目概述 作者详细列出了 8 个项目,每个包括简要描述、技术栈、代码量、耗时和现状。这些项目从信息聚合到娱乐工具,再到 AI 增强应用,展示了 AI 在创意开发中的应用。以下是关键项目解读: · Catchup (2025 年 5 月):利用 Wikipedia API 的新闻聚合工具。核心功能是通过 AI 分析 Wikipedia 页面浏览量激增的文章,并解释原因(如突发事件)。作者尝试解决重复事件主导结果的问题,但最终因类似产品(如 Particle News)出现而搁置。演示视频显示,用户可与 Wikipedia 页面 "对话"。代码约 2k 行,耗时 40 小时,使用 Claude Code 等工具。现状:仅限朋友和家人测试。 · Dinner Party (2025 年 5 月):一款 iOS App,让用户与历史名人 "对话"。技术上,它包装了 OpenAI API,并注入 Wikipedia 页面作为上下文。作者视其为有趣但缺乏创新的项目,未进一步推广。代码约 7k 行,耗时 30 小时。现状: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约 100 次下载。 · BuffettAI (2025 年 6 月):一个自主交易智能体(AI agent),受 MCP 启发。用户输入投资理念,系统分析市场数据、新闻和财务指标(如 P/E 比率),提出交易建议。作者计划让不同智能体相互竞争,但未实现真金白银交易。代码约 5k 行,耗时 8 小时,使用 Alpaca API。现状:仅本地运行。 · HN Slop (2025 年 6 月):基于 Hacker News (HN) 前页内容的 AI 生成工具。刮取 top 50 帖子,生成荒诞的创业想法(如 "SwearySkyscraper":用个性化脏话稳定地震中的摩天大楼)。还包括评论生成和用户投票 leaderboard。代码约 5k 行,耗时 8 小时。现状:上线后登上 HN 首页,峰值生成 30k 个想法。 · Claudius (2025 年 7 月):一个图形化界面工具,让非工程师也能使用 Claude Code 创建智能体。核心功能包括自然语言转软件、无终端操作。开发中,作者使用自身工具构建,代码从 SwiftUI 迁移部分到 AppKit 以优化性能。最终因复杂度高而转向 Conductor 等替代品。代码约 50k 行,耗时 100 小时。现状:私有 beta 测试。 · Rate My Prompt (2025 年 8 月):一个提示词评测平台。用户提交提示词,AI 模型(如 Claude、OpenAI)和社区评分(1-10 分)。源于 "prompt enhancements" 概念,即附加文本提升提示效果(如 "Ultrashink")。代码约 5k 行,耗时 20 小时。现状:上线,约 10k 页面浏览。 · Fuck Up My Site (2025 年 8 月):Sentry Hack Week 项目,一个网页 "破坏" 工具。输入 URL 后应用混乱效果,如燃烧光标、Comic Sans 字体或逃跑按钮。纯娱乐向。代码约 7k 行,耗时 8 小时,使用 Puppeteer。现状:上线,登上 HN 首页,约 20k 页面浏览。 · Promptlet (2025 年 10 月):一个 macOS 工具,提供命令面板和快捷键,增强 AI 提示词工作流。可在任何文本字段中使用(如 ChatGPT)。解决了分发 macOS App 的痛点(如 Sparkle 更新)。代码约 13k 行,耗时 20 小时。现状:上线,约 100 次打开。 这些项目多为 "vibe coded"(95-100%),工具栈包括 Claude Code、Supabase、Sentry、Posthog 等。作者强调,AI 让项目从 idea 到 MVP 只需数小时,但多数未商业化。 反思与结论 文章结尾,作者反思这 6 个月的经历,戏称自己有 "AiDHD":AI 使 MVP 构建更容易(过去需数月,现在几小时),但也放大分心问题——新功能总感觉触手可及,导致特征膨胀和项目切换。关键洞见包括: · AI 未改变核心:产品仍需满足用户需求。随着选项增多,获取用户将更难。 · 快速失败的价值:AI 加速验证想法,避免长期投入无效项目。 · "Vibe coding" 的乐趣:作者认为,这种随意编码方式被低估,它带来纯粹的创造喜悦,而非 "vibe engineering" 那样乏味。 文章地址

专注 - Context Engineering, AI(Coding)Agents. 分享 - AI papers, apps and OSS. ex Microsoft MVP 合作 - 私信/邮箱:shaomeng@outlook.com 📢 公众号/小红书: AI 启蒙小伙伴 🔗 信息卡提示词 🔽

avatar for meng shao
meng shao
Sat Nov 08 03:07:25
Dia 浏览器上的标签页固定终于改回 Arc 样式了,一下舒服多了,就得其他产品逼一逼他们

Dia 浏览器上的标签页固定终于改回 Arc 样式了,一下舒服多了,就得其他产品逼一逼他们

关注人工智能、LLM 、 AI 图像视频和设计(Interested in AI, LLM, Stable Diffusion, and design) AIGC 周刊主理人|公众号:歸藏的AI工具箱

avatar for 歸藏(guizang.ai)
歸藏(guizang.ai)
Sat Nov 08 03:07:21
looking for an Pinterest posts scheduler for our SaaS product. any recommendation ?

looking for an Pinterest posts scheduler for our SaaS product. any recommendation ?

Discovering "boring" businesses at https://t.co/VrB2vWopEc. Sharing "boring"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t https://t.co/1qQOVZrUXW.

avatar for staticmaker
staticmaker
Sat Nov 08 03:03:07
  • Previous
  • 1
  • More pages
  • 480
  • 481
  • 482
  • More pages
  • 2117
  • Next